目前很多大型民營企業都通過參股民營銀行向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以及供應鏈上合作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行業垂直B2B電商不斷替代綜合性B2B電商。
近來,A股掀起一股民營銀行風,期間各種與民營銀行沾邊的概念股都曾出現過搶眼的表現。6月3日,金發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廣州市其他民營企業聯合設立花城銀行,認購比例30%。6月5日,金發科技的股價創新高,達到17.85元/股。至此,金發科技從3月初的7元每股一路上漲,截至6月5日收盤價17.19元,漲幅接近150%,引起資本市場不少的關注。
探究企業
主導產品銷售規模穩步提升
金發科技是國內最大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也是全球改性塑料品種最為齊全的企業之一。擁有阻燃樹脂、增強樹脂、增韌樹脂、塑料合金四大系列100多個品種4000多種牌號的產品。
據統計,國內改性塑料生產企業在1000家以上,但僅有70余家年產能超過3000噸,大多數企業產品種類、客戶資源非常單一,依靠低成本優勢存活。
家用電器和汽車領域是改性塑料的主要應用下游。金發科技以家用電器改性塑料起家,通過開拓汽車市場(連續3年增速超過25%),產銷量不斷攀升,目前國內企業中公司改性塑料的產銷規模最大,2014年實現95.59萬噸(不含貿易量)。隨著公司募投項目陸續投產,公司產能規模將繼續擴大。改性塑料市場發展空間巨大、集中度低下的特征為龍頭企業的擴張提供了發展良機。
此外,改性塑料抗沖擊、輕量化、強度高、阻燃性好,其90%的生產成本為原材料(各種合成樹脂),而合成樹脂價格與原油價格高度相關,因此公司改性塑料的成本與油價也有著較高的關聯性。
2014年下半年以來,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金發科技短期經營業務因存貨跌價損失而受到一定影響,但受益于采購成本下降,價格傳導至下游存在一定時間遲滯,公司改性塑料業務自2015年一季度開始毛利率同比環比均有了明顯改善。
新材料帶來新增長點
金發科技自2003年開始探索可降解塑料,目前已經開發出完全生物降解薄膜類、注塑類、擠出型材等應用的數十種牌號專用料。受益于歐洲多個國家的禁塑令,2014年公司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銷量大幅增長,全年實現銷量近5000噸(90%用于出口),公司已成為歐洲市場第二大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原材料供應商。
國內方面,公司重點布局農用地膜市場。地膜行業此前長期大量使用聚乙烯地膜,其殘膜無法降解,只能依靠人工回收,效率低下且效果也不甚理想。而公司的生物降解地膜可在180天內實現90%降解。
記者了解到,目前公司生產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農用地膜已開始在新疆、山東、河南、河北、云南、貴州等多個省份進行實驗和推廣。特別是在新疆,公司計劃在2014~2017年期間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同進行700萬畝以上生物降解農膜的示范和推廣等相關工作(2014年已完成14萬畝)。2015年農業部將在12個省區率先開展可降解地膜評價試驗試點工作,為下一步可降解地膜大范圍推廣應用提供數據參考。
據統計,2013年全國地膜使用量已達136.2萬噸,若全部采用生物降解材料,按每噸3萬元計算,未來潛在的市場空間就在400億元以上。
高溫尼龍是公司在特種工程塑料領域的主打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子產品領域。據統計,高溫尼龍材料國內需求約有7萬噸(全球20萬噸),因其技術壁壘較高,此前市場被杜邦、拜耳等海外公司所壟斷。公司自2013年擴張產能以來,憑借性價比優勢,銷量增長迅速。據券商調研了解,2014年公司高溫尼龍材料銷量約為2000噸,同比增速超過100%,2015年有望達到5000噸。
打造“供應鏈金融”
金發科技于2015年3月在珠海橫琴區設立“珠海金發大商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探索和研究供應鏈管理創新模式,將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結合。新公司業務范圍包括:供應鏈管理、塑料原料以及塑料制品和化工類產品貿易、自營或代理各類貨物的進出口業務、一般商品信息投資咨詢業務、倉儲代理服務、貨運代理服務、物流代理服務、新材料技術咨詢交流服務、企業自有資金投資、倉儲租賃。
顯然,此次投資將合理整合金發科技倉庫資源和成熟的物流體系,并通過線上平臺協助買賣,線下物流組織配送,實現供應鏈管理創新;同時,子公司可為上下游客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應收賬款抵押融資和庫存質押融資等)。此外,利用金發科技擁有期貨交割倉庫和海內外現貨渠道的優勢,開展倉單串換等場外業務,同時提供現貨倉儲、物流配送和倉單質押等增值服務。可見,這是公司利用本身積累及優勢,整合集團資源搭建供應鏈服務平臺,是公司在創新延伸業務的一次有益探索。
據了解,金發科技與大商所具備良好的合作關系,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江蘇金發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大商所聚丙烯期貨的指定交割倉庫(全國共11家),此次供應鏈管理公司的設立為雙方進一步開展線上線下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礎,且背靠珠海橫琴新區,后續想象空間廣闊。
值得一提的是,6月3日公司發布公告,與廣州市其他民營企業聯合設立花城銀行,認購比例30%。目前很多大型民營企業都通過參股民營銀行向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以及供應鏈上合作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行業垂直B2B電商不斷替代綜合性B2B電商。
從金發科技前不久發布的2014年度報告中可以看出,公司未來搭建線上平臺,通過線上線下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可能性非常大。通過供應鏈服務,公司有望找到新的盈利模式。
券商評價
國泰君安:公司與廣州御銀科技及廣州市其他民營企業聯合設立花城銀行,擬定注冊資本50億元,其中,金發科技認購30%的股份。塑料行業具備1.6萬億~1.8萬億市場空間,產品品類牌號豐富,下游企業分散具備融資需求,是最適合做供應鏈金融的化工大宗品種。公司作為改性塑料行業龍頭,擁有多年塑料貿易以及同大商所的合作優勢之外,花城銀行、金發小貸、中合信保等金融組合,將成為“金發大商”在供應鏈管理領域大展宏圖的強大后盾。
上調目標價至20元。維持公司2015~2017年EPS為0.42/0.5/0.6元。本次目標價大幅上調主要基于公司設立民營銀行進展順利,一旦獲批將為公司供應鏈金融業務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提高估值,給予公司2016年40倍PE。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公司主要原材料是各類聚合物樹脂。而國際市場上的主要聚合物樹脂原料一般隨原油價格波動,同期公司相應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除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外,還受到下游客戶需求、國內其他廠商生產情況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公司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并不能通過調整相應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完全轉嫁給下游客戶,原材料采購價格波動的風險部分要由公司承擔。因此,雖然公司對下游客戶有較強的議價能力,但由于調價和工藝調整均有一定滯后性,若塑料原料價格出現短息大幅波動,仍然對公司生產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壓力,對公司利潤產生一定影響。
申萬宏源:我們預計公司2015~2017年凈利潤分別為9.33/11.39/13.70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36/0.44/0.54元。目前股價對應2015~2017年動態市盈率36倍、29倍、24倍。公司作為改性塑料龍頭企業,2015年將享受毛利率提升和產能進一步釋放的雙重彈性;而新材料業務經過多年積累逐步邁入收獲期。此外,公司正圍繞供應鏈金融打造多元化的金融平臺,既有利于公司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還能通過整合塑料行業上下游資源擴大公司在行業影響力和話語權,從而實現對主業的反哺。我們認為公司有望成為實業+金融雙輪驅動的化工新材料巨頭,考慮到公司各項業務良好的成長前景以及公司積極轉型的決心,我們上調公司評級至“買入”。
風險提示:匯率風險,公司進口原材料占原材料采購比例在40%~45%之間。因此,外匯匯率波動對公司原材料采購成本有一定影響。
高管訪談
《小康·財智》:現在除了傳統的改性塑料外,公司在新業務方面有哪些進展?
袁志敏(董事長):目前金發科技是一個兩條腿走路的企業,一方面是傳統的業務,比如改性塑料,我們會鞏固在行業的領先優勢,但改性塑料的下游市場已經十分成熟,進入到一個穩定期。另一條腿就是原創性技術,比如金發正在做的可降解農膜,這個是未來成長性很高的一塊。
我國土壤種植業需要用到許多的塑料覆膜,傳統的這個覆膜是不可降解的,回收不當會對土地構成永久性傷害。而可降解農膜就不存在污染問題,一般90~120天會變成二氧化碳和水自然分解掉,從技術和環保來說這肯定是個好東西,但目前推廣的阻力也很明顯,就是價格太高,一畝地目前的價格是普通農膜的兩倍還要高。
我認為要加大對可降解農膜的補貼,不僅在試用期間,在全面推廣之后也要有所覆蓋。回顧當初推廣普通塑料覆膜的時候,國家也是給補貼的,因為不補貼無法培養下游的使用習慣,但過了一段時間習慣養成了,補貼就可以退出了。我很堅定地認為,可降解農膜不僅是一個產業,它更事關糧食安全大計,政府應該大力推廣。
《小康·財智》:據我們了解,公司是投入了巨資進行科技創新的,為什么?
袁志敏:全球人民都已經意識到白色污染的嚴重性,金發科技一直都很關注環境、綠色發展的問題,所以一直在呼吁國家治理白色污染。作為中國本土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掙了錢之后干什么?就是要讓企業持續發展,要在研發上持續投入。
我們投了10多個億用于研發,可能現在還沒賺到錢,但我相信未來的日子會更好,因為創新驅動已經成為社會的共識。一個成功的企業不持續投入創新,就不會有持續的收益,當然,前提是戰略方向要正確。我們在新材料上有強大的研發團隊,方向是對的,只要持續去做就會有結果的,所以我們一直在堅持。
同時,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廣東省、廣州市等也大力支持我們,提供研發經費補貼、建立國家工程實驗室等。我十分感謝政府一直激勵我們,也給我們很多平臺,從而形成一股合力。
《小康·財智》:前不久,金發科技發布公告,要進軍民營銀行領域,為什么傳統行業的金發科技要進軍銀行業呢?
袁志敏:民營資本渴望進入銀行業無非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希望進入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金融產業后,為企業搭建一個平臺,在更大范圍內利用金融資源,說白一點,可以向關聯企業貸款,為企業融資提供便利;二是銀行業在中國發展的空間非常大,回報率高,企業可以通過經營銀行來獲取收益,將來民營銀行可以上市,“一本萬利”。
目前,中國民營企業的產值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60%,而得到的貸款不到30%。信貸結構的扭曲,使廣大中小企業融資非常困難,地下錢莊和非法金融活動屢禁不止。
金發科技牽頭申報的“花城銀行”擬定注冊資本50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15億元,認購花城銀行30%的股份。事實上,金發科技在金融領域早已落下棋子。
2010年1月,金發科技設立廣州蘿崗金發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與其他小額貸款公司主要面向個人商戶和小微企業不同,金發小貸的服務內容可謂五花八門。除了與其他小貸公司類似的業務外,還包括商業承兌匯票質押貸款業務、住房結構貸款、抵押貸款、贖樓貸款等。做小貸公司,就是沖著做民營銀行來的,所以我們在人才儲備和控制風險方面都做了一定的準備。小額貸款是最底層的金融工具,它都能活得下來,民營銀行應該會比它活得更好。
責編:胡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