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榮
筆名原石,1963年生于浙江嘉興,著名書法家。現任思恩國際慈善基金會中國區主席,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老年健康基金管委會副秘書長,海派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國家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化藝術促進會會員,杭州東坡地書協會名譽會長。舉辦過多次個人書法展。尤其是在2012年7月28日參加了“海寧慈善之旅聯誼晚會”和“全國著名書畫家精品展”。在2012年8月26日參加了“2012西湖慈善藝術沙龍”全國書法精品展。作品曾多次在海內外參展獲獎并被多國元首收藏。多次入選中韓、中日及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展和國際性藝術交流活動。

原石從小學習書法,幾十年來臨池不輟,持之以恒。然而真正的書法家,不光是日日臨池著墨,靠時間和汗水苦練而來。為此,原石除了研習歷代書法大家的精華作品,掌握筆端和紙的接觸藝術之外,還熟讀古人文字,廣修各類知識,注重提高自己在歷史、文學、文字學和美學等各方面的修養,這也正是原石能在天命之年領悟書法真諦,傲視同儕的原因。

古人云:“書法有流動,遒勁,超遠,嚴整,狂縱種種不同,拈二字為之,便可一生受用。”從原石的作品可以看到多種風格的糅合內化,他將自己的性格、感情、愛好、喜怒哀樂、甚至連生命也寫了進去,使其書法作品具有了一種靈魂深處的格調,即內行人所說的筆墨氣韻。在浩瀚的書林里,形成了具有自己風格特點的雄渾瀟灑豪邁勁道的書體形式,達到了“爐火純青”“神完氣足”的不朽境界。
原石先生尤以榜書擅長,作品用筆沉穩,下筆果敢,張弛自如,剛柔并濟,結構端莊中見流暢,飄逸清新,靈秀之中盡顯大家風范。

榜書,又叫做署書,是集實用性與藝術性于一體的書寫形制,除了封檢題簽以外,大多是數寸或者一尺以上,甚至是大到徑丈的大字。康有為曾對寫榜書之難進行了評價:“作之與小字不同,自古為難。其難有五:一曰執筆不同,二曰運管不同,三曰立身驟變,四曰臨仿難周,五曰筆毫難精。有是五者,雖有能書之人,熟精碑法,驟作榜書,多失故步,蓋其勢也。”簡單來說,寫榜書就難在一個“大”和一個“勢”上,大筆縱橫,要求一氣呵成。西漢時期,丞相蕭何為了題寫“未央宮”匾額而“覃思三月”,足以見寫榜書大字之難。
在原石的榜書作品中,“虎”字“龍”字等寫得極好。含蓄蘊藉的用筆,提按重輕自然天成,毫不露鋒,一氣呵成;濃淡干濕的墨韻,晶瑩靈動;在避讓、收縱、抑揚等方面斟酌推敲,在流動中求穩實,在莊重中求舒展,真可謂是“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尺寸和火候是天下第一大學問,是處理一切事物的最高標準,寫字藝術更是如此。原石的行書,如“善行天下”“千祥云集”等等,運筆疾緩,筆法強弱,無不是恰到好處,隨意靈動,恣肆奔放,不猶豫,不含糊,恰當完美的夸張而無任何的過分體現,具有極強的藝術效果與魅力。
其書法作品“寧靜致遠”,一筆一墨均體現出了他的藝術修養和超脫情懷。“寧靜致遠”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原石將此作為自己的信條,不圖虛名,不慕奢華,在紛繁的當今時代寧心靜氣,達到了一種大徹大悟,大智大慧的境界。
原石先生有許多“龍”字的書法創作,反映出他深深的人文情懷。龍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標志,海內外華人都可謂人文意義上的龍的傳人。龍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源流最為久遠、延續時間最長的文化現象之一。其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龍形象的形成與龍文化的內涵兩個方面。
龍的形象是中國古人對自然界中的蛇、鱷、魚、鯢、豬、馬、牛、鹿、熊等動物和雷電、云、虹、龍卷風等天象經過多元容合而創造的,這些對象既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又彼此和睦、相互協調地處在一個生動、有序的系統中,這對于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說,和諧社會可看為龍形社會,我們正是需要兼容、包容,以此來綜合、化合,最后形成合力、合作,以至于和諧。容合是一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形成過程中最核心的要素,不僅是一種世界觀,更是指導我們行動的方法論。原石正是借鑒了龍文化的智慧,合理恰當地處理學與創、才與勤、韌與變、修身與濟世等問題。

朱柏榮先生既是書法家,也是慈善家、金融家。
隨著經濟的騰飛,我國在18年間(1981-1999年)很快地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以國際上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來看,大部分國家都是在物質財富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后才開始進入到人口老齡化階段的,老齡化進程長達幾十年至100多年,因此這些國家有足夠的財力來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而我國物質財富的積累卻相對不足。
作為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老年健康基金管委會的副秘書長,朱柏榮將書法與慈善結合,將藝術與愛相融,以善結緣,使書法在慈善中得以升華,慈善隨書法而弘揚。他秉承“孝行天下,共建和諧”的行動宗旨,以老年人為本,全心全意為老年人服務,呼吁社會共同尊重、關心和幫助老年人,并身體力行實踐弘揚老年人慈善。全國老齡辦副主任朱勇指出,解決好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不僅是對中國的貢獻,也是對世界的貢獻。
2011沃特金融峰會精英晚宴上,朱柏榮作為慈善基金代表及書法家代表與前英國首相布朗先生親切交流,大力弘揚、宣傳、推廣中華龍文化之容合、福生、諧天等精神理念,行善積德、扶貧濟困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書法作品受到了布朗先生贊譽。
2012年7月28日,在由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浙江大學、中國老年健康基金會、思恩國際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海寧慈善之旅大型聯誼晚宴上,原石先生捐贈了數幅書法精品用于慈善義拍。他希望能通過金融投資等方式使慈善基金形成良性造血功能,以便能為更多的老年人服務。從慈善中體味祥和、大愛,這也是其書法創作的重要靈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