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以某工程地下防水工程為例,如何進行各個環節的有效質量控制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層建筑;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
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準備工作
1.1對生產廠家和相應產品進行考察
本工程采用的混凝土防水等級為S8,負一層為停車場。地下結構采取的防水措施:一是摻有UHT復合膨脹劑的混凝土剛性防水;二是鋪設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其使用的主要材料有水泥、砂、石和防水劑。柔性防水卷材主要是SBS改性瀝青及相應膠粘劑。對上述材料要求總包方提供生產廠家,以便對主要防水材料的廠家進行考察,在考察的基礎上,選定合適的廠家。
1.2對施工隊伍的考察
由于地下混凝土結構防水工程屬特殊工種,總包方一般都要找專業的防水隊伍進行施工。因此在確定專業隊伍前,應對分包隊伍進行審查,主要審查其資質、業績、主要作業人員的上崗證持證情況。
1.3施工技術方案審查
要求總包方對分包的地下混凝土結構防水工程寫出施工方案,針對不同部位、不同防水類型的防水施工方法,工藝及質量標準,質量保證措施。工程師要對施工方案進行審核。施工方案應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合理性以及符合性。工程師還應對關鍵部位、關鍵工序進行旁站監理,控制工程質量。
2嚴把地下防水材料進場關
(1)用于防水混凝土工程的水泥、砂、石及UHT復合膨脹劑等材料進場時,必須提供廠家的資質和出廠合格證明,以及由國家認證的質檢部門提供的有效質檢合格證書。
(2)材料進場后按規定進行抽檢見證取樣,送國家認證的試驗室進行復試,復試合格后方可允許在工程上使用。
(3)卷材進場后,要求碼放整齊,不得隨便堆放,以免破損影響施工質量。
(4)對進場卷材應進行表面檢查,主要檢查有無斷裂、皺折、孔洞、剝離,并且邊緣不得有明顯的不整齊以及異常凸起。
(5)與SBS改性瀝青卷材施工配套的瀝青膠粘材料(冷底子)為橡膠改性瀝青的汽油溶液。
3防水混凝土施工控制
3.1影響混凝土防水的因素
混凝土剛性防水抗滲性能主要取決于混凝土中孔隙的多少。形成混凝土中的孔隙主要有:
(l)由于混凝土中多余的水蒸發形成的孔隙;
(2)由鋼筋、砂石與水泥各自在重力作用下產生的相對沉降孔隙;
(3)砂石與水泥漿變形不一致和砂、石表面有水膜蒸發形成的接觸孔隙;
(4)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水泥填不滿砂石之間孔隙形成的余留孔隙;
(5)因混凝土澆筑振搗不密實引起的施工孔隙。根據以上情況,要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改善混凝土的內部結構,就應通過對混凝土的組成材料和施工工藝進行控制,盡量減少混凝土中的孔隙,達到防水的目的。
3.2提高混凝土剛性防水的技術措施
(l)水泥:本工程用普通硅酸鹽P.042.5R水泥,用量<320kg/m3,水灰比0.5~0.6。
(2)砂:一般以中砂為宜,要有一定的粉細顆粒,含泥量<3%,且不得呈塊狀,或包裹砂子表面,砂率<35%,灰砂比一般為1:2~2.5。
(3)石料:防水混凝土中所用的石料,含泥量<1%,且不得呈塊狀,更不能包裹石子表面,為避免石子顆粒之間的接觸,形成滲漏通道,石子最大粒徑<4mm。
(4)水:用無腐蝕性的水。
(5)UHT復合膨脹防水劑:為了提高防水混凝土密實性,在配制普通防水棍凝土時,加人UHT復合膨脹防水劑,有增塑及引氣作用且有微膨脹作用,在滿足防水混凝土施工和易性條件下,更可減少UHT復合膨脹劑8%~12%的水,使硬化后的防水混凝土,孔隙結構分布均勻,大大提高混凝土密實性,從而提高防水混凝土的抗滲性。
3.3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3.3.1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的混凝土墊層強度等級應不小于C15,厚度不應小于100mm。本工程中防水混凝土的底板厚0.3m,面積較大,在高層建筑中一般屬大體積混凝土。棍凝土采用現場拌制,為此,在底板施工過程中,除對原材料進行審查外,還要嚴格按設計要求的防水混凝土抗壓強度等級和抗滲等級(S8)進行配料。
332做好防水混凝土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大體積防水混凝土必須連續澆筑,不能留有施工縫。為此要求總包方在大面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之前對施工設備要認真檢修,使所有棍凝土澆筑設備處于完好狀態,并應有備用,例如攪拌機、混凝土運輸車、振搗器等。
3.3.3對隱蔽工程中鋼筋保護層的控制
鋼筋保護層厚度通常是指主筋的保護層厚度。由于地下工程中主筋外面還有箍筋,因此箍筋處的保護層厚度較薄,再加上施工誤差.常常發生鋼筋外露現象,使地下水極易從這些薄弱部位滲入,并延鋼筋滲入混凝土內部,導致混凝土不密實處出現滲漏。故工程師要加強旁站,監控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必須具有足夠的厚度。
在混凝土運輸方面:對于商品混凝土,應要求混凝土泵車運到現場時出具合格證,核實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防水等級、混凝土的坍落度、初凝時間、終凝時間等。當采用導管泵送時,澆注底板混凝土要注意澆注順序、拆管的順序和節奏,避免混凝土澆注的時間間隔過長,以免出現混凝土冷縫。
3.3.5防水混凝土的養護
防水混凝土的養護也是保證混凝土質量至關重要的一環。防水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防水混凝土不宜過早拆模,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外界溫度差不得超過15℃,以防棍凝土表面出現裂縫。
4 SBS改性瀝青卷材施工的控制
卷材防水層不可鋪設在地下防水混凝土結構主體的背水面,而應鋪設在迎水面。在鋪設卷材時,必須使其與粘貼在立墻外側的卷材防水層相連接,以便形成一個連續、整體、全封閉式的柔性防水層。
本工程使用的SBS改性瀝青卷材,采用熱熔法鋪貼。其優點是可以節省膠粘劑,施工時正是初春季節,采用熱熔法進行防水卷材施工是合適的。
5細部防水工程的施工
5.1防水混凝土工程
(l)水平縫的處理。防水混凝土底板與外墻體之間混凝土不能留施工縫,必須連續澆筑,而地下結構的外墻也應避免留豎向施工縫,但由于施工的原因水平縫往往不可避免,即使留水平縫也不應設在剪力墻與彎矩最大的地方。
(2)防水混凝土外墻管道口的處理。本工程中地下一層為管道層,所有各種管道進出必然要穿過防水混凝土外墻,當管道需要穿過外墻時,一般是在外墻混凝土中埋設套管,套管外焊有止水環,止水環的高度由設計定,套管與止水焊縫必須滿焊,不能有漏焊之處。套管周圍的混凝卜必須搗實,不能有漏漿。
(3)在地下結構外墻防水混凝土施工時,由于固定模板的需要,往往使用螺桿,螺桿本身必須平直,并設置止水環,螺桿周圍的混凝土也要求密實。
5.2細部構造處防水卷材鋪貼施工要進行旁站監理
(1)底板與外墻之間接縫處防水卷材鋪貼施工。在底板四周,自墊層起砌筑(用磚)永久保護墻。墻頂高出底板頂面300mm左右,內側面抹15mm左右水泥砂漿基層,防水卷材自混凝土墊層起向立面鋪貼,并高出永久性保護墻250mm左右,將高出永久保護墻部分的防水卷材向外翻折,翻折時注意不要損壞防水卷材。然后在永久保護墻頂部防水卷材上面抹砂漿,再臨時砌上一層磚作為保護。
(2)在底板與永久保護墻之間及永久保護墻之間的陽角處應用水泥砂漿抹成半圓形。陰角處用水泥砂漿抹成鈍角,表面要平整。陰陽角處先涂一層膠粘劑,然后鋪貼一層防水卷材。
(3)卷材的接茬做法。地下工程防水卷材施工時必須錯茬接縫,接縫部位認真處理,接縫長度則因材料而異。鋪貼立面卷材時,應先將接茬部位的各層卷材揭開,分別清理干凈,不得留有雜物,如局部有損傷.應及時進行修補,卷材接茬的長度: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為150mm,合成高分子卷材為100mm。當使用兩層卷材時,卷材應錯茬接縫;上層卷材應蓋過下層卷材,并用蓋縫條及密封材料將接縫處嚴加密封。
參考文獻:
[1]GB50108-00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S].
[2]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