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重機械是現代建筑工程中的核心施工設備。隨著建筑施工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其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施工成本、進度和質量。因此,有必要作好起重機械的優化配置與全方位動態管理,充分發揮其效能。本文分析了建筑起重機械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了建筑施工起重機械的全方位管理方法。
關鍵詞:建筑施工;起重機械;全方位管理
隨著項目建設規模的不斷加大,建筑工程的高度、結構形式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為了滿足建筑業發展和施工的需要,建筑用起重機械在工程建設中的作用也顯得越發重要。起重機械的廣泛運用,給我們的安全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長期以來,雖有一定的管理成效,但是總體安全形勢日趨嚴峻。
一、建筑起重機械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建筑起重機械設備本身狀況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施工單位自購、租賃的建筑起重機械本身存在安全隱患,因為這些建筑起重機械出廠時在設計或制造上存在重大質量缺陷,這種自身存在缺陷的施工機械屬于國家和地方明令淘汰或禁止使用的。
(2)施工現場使用的建筑起重機械設備產品質量不容樂觀:有的產品安全保險和限位裝置配置不齊全或保險和限位裝置失靈;有的產品結構部件、附件等缺少裝設;有的產品結構部件、附件缺乏保養銹蝕嚴重;有的產品超使用年限仍舊在使用。
(3)一些自購、租賃的建筑起重機械在工地經過多次周轉使用,自身結構會出現彎曲變形、開焊、疲勞裂紋,從而使部件及連接件尺寸公差也發生明顯的變化,導致其安全性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安裝質量也受影響。
2.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施工現場建筑起重機械作業人員違章指揮作業,無證上崗的現象普遍存在。特別是安裝拆卸工、起重信號工、司索工等特種作業人員配備不齊全或根本沒有配備,如有些工地的塔吊在安裝拆卸施工時,只配備兩名安裝拆卸工上崗作業,安裝拆卸工配備不能滿足施工作業的需要;有的則是上崗證件逾期未年檢處于失效狀態。
(2)安裝(拆卸)單位未編制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無本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未按專項施工方案要求施工、專項施工方案由使用單位編制,而非由實際安裝單位編制,從而造成編制專項方案與實際安裝情況相脫節等,這些現象比較普遍。
(3)施工單位對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不少施工現場未編制建筑起重機械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當施工現場有多臺塔吊同時作業并有可能發生碰撞時,也缺少組織制定防止塔吊相互發生碰撞的安全措施或作業方案。
二、建筑施工起重機械的全方位管理
1.起重設備的租賃管理。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實行起重機械租賃是項目工程機械設備優化配置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起重機械的利用率,項目組本身一般沒有自己的機械設備,在施工中項目所需起重機械應由施工企業或專業租賃公司提供。起重設備的租賃管理包括租賃方式、租賃職責和租賃費用的管理。其中,起重機械的租賃方式有企業的內部租賃和租賃公司租賃;帶操作人員和不帶操作人員的租賃(對于較簡單的起重機械可以自有);在簽定租賃合同時應明確起重機械的名稱、規格型號、起止日期、合同號、租賃起重機械的驗收、租金支付方法、過期罰款處理、起重機械的維修、保養規定、仲裁條款、發運方式及雙方責任、權力和義務,還有起重機械的租賃費用等,并經雙方單位蓋章和負責人簽字生效。在租賃過程中,要注意租賃時間的變更及不可預見事件的發生。施工單位要注意妥善使用設備,作好維護、保養及使用記錄,文明使用。
2.起重機械安裝的管理。起重機械安裝的管理包括起重機械安裝時現場合理定位、起重機械基礎管理和主體安裝過程中的管理三部分。
(1)起重機械現場定位的管理。起重機的現場定位是整個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定位合理,則工作效率高、使用方便、利于管理;定位不合理或者錯誤,既不能方便使用又帶來安全問題。起重機械的定位需要結合在建建筑的結構特征、材料運送量、起重機械本身的技術特性及施工組織設計中對起重機的要求來綜合確定。
(2)起重機械基礎的管理。起重機械基礎是施工起重機械管理好壞的根本,各施工單位要特別重視起重機械基礎施工的管理。在起重機械使用過程中,應重視起重機基礎的檢查及其極限起重量,防止整機傾覆。
(3)起重機械安裝的管理。在起重機械安裝前,須編寫《安裝作業施工方案》,驗明安裝單位的資質和操作人員的證件,安裝單位施工機具能力是否合理配備,檢測儀器是否齊全有效,安全設施是否到位,做好安裝過程的記錄,特別是起重臂用點和小車的位置、拉桿的分類及數量等。安裝完成后,則要對安裝質量進行自檢試驗和及時報當地主管部門檢測等。如果是租賃的起重機,更應會同租賃公司有關人員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與管理。
3.起重機械使用中的管理。起重機械使用中的管理包括起重機械操作人員的管理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管理2部分。
(1)起重機械操作人員的管理。起重機械操作人員技術業務素質的好壞,對起重機械的運行有著重大的影響,所以應該培養既能操作指揮又能維修的高技能、多面手來操作使用起重機械,并保證“三定”(定機、定人、定崗位)工作的落實,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考核,實行持證上崗,建立起重機械操作人員崗位責任制和經濟承包責任制,明確職責范圍,檢查督促操作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維修保養規程,認真填寫運轉、維修、消耗記錄和統計報表,起重機械出現異常現象時要及時處理,不留隱患。
(2)起重機械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管理。起重機械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管理主要是起重機械機構的安全檢查和采取安全防護措施,起重機械機構的安全檢查包括:第一,提升機構的安全管理鋼絲繩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鋼絲繩種類的選擇,鋼絲繩直徑的計算,鋼絲繩的使用、保養及壽命的合理確定,檢查鋼絲繩的斷絲情況,對達到報廢標準的及時報廢更新;檢查制動器制動性能是否良好,制動帶上有無油污及制動帶磨損情況;檢查防脫鉤裝置是否可靠等。第二,起重機4個限位(制)器的管理塔式起重機必須配備行走、變幅、高度限位器及力矩限制器,并于每班工作前進行檢查,確保靈敏可靠,同時應定期進行力矩限制器的試驗調整。第三,塔式起重機工作機構的檢查管理起升機構的檢查、行走及旋轉機構的檢查、減速器油量情況的檢查。對行走限位器進行檢查,對有旋轉限位的應對限位器進行檢查,對行走電機防護罩、軸銷進行檢查,運行前必須松開夾軌器檢查等。第四,電氣檢查檢查供電電纜的破損情況、塔式起重機接地情況,檢查金屬結構有無漏電、力矩限制器及限位器是否正常等。
4.建筑施工起重設備專業化管理的進一步完善。在利用建筑施工起重設備專業化管理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逐步去改進。如現在對整個建筑施工起重設備的管理還是比較宏觀的,主要是對專業委員會成員的管理.其監管的工作尚未細化到每一臺機械。在進一步監管的探索中,我們可以要求專業委員會實行周報制,要求委員會成員單位每星期對每臺機械上報一次基本情況,這樣使全市建筑施工起重機械的使用情況一目了然,安全狀態做到心中有數:可以更容易地統計出建筑施工起重機械的共性隱患及隱患發生的時間、部位以及規律.這樣可使安全監督職能部門在監管過程中更得心應手。
起重機械的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難度較大的工作,既涉及到施工企業和專業租賃公司,又涉及建設單位和質檢單位。因此,要真正作好起重機械的管理需要這些單位共同努力,對起重機械實行動態的、全方位的管理,才能把起重機械的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防護技術標準規范實用手冊[S].寧夏大地出版社.
[2]施工現場十大員技術管理手冊《安全員》第二版
[3]袁化臨.起重搬運作業的安全風險分析.起重運輸機械,2O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