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特種設備在全球范圍內的運用越來越廣闊,如何建立安全有效的特種設備管理體系,實現對于特種設備的有效管理,這已經成為當前人們所關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特種設備風險管理體系的研究,就風險管理的基本原則進行論述,明確了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內容,并且提出了特種設備風險管理的策略,旨在實現對于特種設備的有效管理。
關鍵詞:特種設備;風險管理體系;基本內容;策略研究
引言
我們常說的特種設備是指對于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較大威脅的設備,與通用設備相比,這些設備具有專門的管理、使用方式。盡管國內外對于特種設備的范圍有較大的相似之處,但是國外根據特種設備的類型、具體使用區域等內容制定出專門的法律法規以及管理方式,實現有針對性的專項管理。而我國當前尚未形成系統綜合的特種設備風險管理機制,對于特種設備僅僅停留在鍋爐、吊車、電梯、壓力容器等,因此對于特種設備風險管理的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特種設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的原則
在特種設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中要融入工程管理學、風險控制相關理論原理,以系統的科學管控評價指標作為建設的基本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構建的風向管理體系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特種設備涉及到的范圍較為廣闊,在體系建設中必須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原則:
(一)科學性
科學性是指導特種設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最重要的原則,一方面要求體系建設要符合系統工程和風險管理的科學要求,能夠充分遵循相關的管理原理,同時又能夠在這些原則的基礎上進行靈活運用。另一方面要求體系建設遵從特種設備運行的客觀規律,能夠系統評估風險的危險性以及發生概率。
(二)全面性原則
特種設備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因此風向管理體系必須能夠實現對特特種設備使用全周期的有效防控。從特種設備的購進、安裝、調試、正常運行、使用管理、設備定期的維護保養以及后期的檢驗維修乃至后期的報廢等過程都必須在統一的風險控制體系之下進行控制。同時體系建設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進行監控,而是針對特種設備使用過程中涉及到關鍵控制點,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控制。
(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是指構建的特種設備風險管理體系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能夠真正科學指導特種設備的使用以及管理。因此該體系必須要服從我國關于特種設備安全 管理的相關規定,緊緊抓住特種設備使用中容易出現的重點問題,從實際問題出發,將理論體系真正轉化為現實指導內容。
二、特種設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綜合采用工程風險管理的相關理論,結合核動力企業特種設備的管理要求,構建系統科學的特種設備風險管理體系,從而實現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做到對重大危險源的實施監控,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對于潛在的安全問題進行預警,科學開展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與事后調查,從而促進核動力企業特種設備的有效管控。
(一)風險監管體系
作為風險管理體系實施的第一步,風險監管體系的作用是正確辨認、分析、評估出特種設備存在的風險問題,并且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將各種風險因素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充分把握特種設備事故規律以及相關的風險控制原則實現對于特種設備的有效監控。風險監管體系應該貫穿特種設備的購進、安裝、調試、正常運行、使用管理、設備定期的維護保養以及后期的檢驗維修乃至后期的報廢全部的生命周期。
(二)監測預警體系
監測預警是通過專門的檢測系統對于核電企業的電梯、鍋爐、高壓容器等特種設備進行實施的檢測,發現存在的安全問題并予以及時的報警。監測預警體系可以在安全問題發生的起始階段進行診斷,并且啟動相應的處理預案進行處理。而當安全事故超出處理范圍時,監測預警體系又可以提前啟動應急救援機制。因此監測預警體系應該是動態的,通過整合設備資料庫的相關數據,及時把握設備的使用狀態。
(三)應急管理體系
應急管理體系是指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發生時候相關機構部門采取的應急管理行為,其目的是盡可能低減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對于核動力常用的特種設備,電梯的控制失靈、鍋爐壓力異常是很可能發生的,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制定出應急處理預案,及時關閉電梯的電氣控制開關進行臨時檢修對于鍋爐壓力異常,則需要暫停鍋爐的增壓系統,將壓力穩定在當前的指標,其后查找壓力異常的原因。
(四)事后處置體系
事后處理系統是針對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產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對于受損的特種設備進行維修恢復,就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進行系統評估,從而為特種設備安全事故數據庫積累原始資料。對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產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其目的是發現特種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明確特種設備使用的規律,從未有效預防類似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于受損的特種設備進行維修恢復則是進一步完 善特種設備風險管理的內容,使得特種設備能夠較好地工作。安全事故系統評估是對事故風險進行量化分析,出具詳細的數據分析報告,為安全數據庫積累一手資料。
三、關于加強特種設備管理的思考
(一)加強定期檢查
定期給檢查特種設備則是及時發現特種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從而保障特種設備的運行安全。以電梯檢修為例,每年對于電梯控制線路進行定期的維護檢查,對于容易造成故障的環節進行重點檢查。一般情況下是對于運行正常的電氣場所進行定期的檢查,對于有腐蝕性氣體等特殊環境進行不定期的檢查。檢查過程中重點檢查接線端子有無變色或松動、線路是否出現絕緣層破損、斷路器閘門開閉靈活性、線路連接點腐蝕情況。在檢查的時候應該注重以下幾方面的檢查:①電梯的光幕是否能夠正常接收到信號;②電氣控制元器件各結構有破壞性損壞,連接導線及零部件連接可靠;③電梯的轎門能夠正常開閉,應急電源能否正常使用
④電梯的提升裝置機械部件是否存在故障,減速器能否正常使用等。
(二)利用計算機建設遠程故障控制以及遠程檢測系統
目前國內很多生產企業多數都采用了計算機控制系統進行特種設備系統故障檢測,提高特種設備故障檢測與維修的效率。通過建立特種設備故障檢測系統,維修企業就可以擁有整個行業的數據庫,并且在這個平臺上維修企業可以實現技術交流。而且通過這一控制系統,企業可以查詢到該特種設備的原始檢測數據和特種設備維修記錄,從而保證維修效率和準確性。基于這種協調的特種設備故障處理平臺的協作關系,能夠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資源,為整個特種設備故障處理平臺提供高效、快捷的遠程故障診斷服務。在這個平臺之上可以實現診斷數據庫和診斷知識庫共享,利用多種故障排除方法實現故障診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利用遠程特種設備故障處理技術可以克服現場限制,能夠隨時隨地對于用戶使用過程中進行特種設備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
結語
特種設備的使用范圍以及性質決定著其的高危險性,如果不能夠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那么就會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為了有效地防控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降低特種設備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實現對于特種設備的科學有效管理。
參考文獻:
[1]程凌,華潔,陳正南.重大危險設備的確定及其失效后果嚴重度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9(5):129 —134.
[2]宋繼紅.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法規標準體系[J].壓力容器,2006,23(12):1 —7.
[3]陳鋼,左尚志,陶雪榮,等.承壓設備的風險評估技術及其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趨勢[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5,1(1):31 —35.
[4]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觀察研究課題組,魯志強,李炳坤,等.我國 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發展思路和對策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08(37):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