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國際國內建筑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怎樣去優化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項目管理水平,鞏固國內建筑市場,參與到國際建筑工程市場競爭中,是我國建筑行業目前發展的重要目標。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管理模式;優化
國際市場的逐漸開放,建筑行業市場也漸漸呈現出國際化和全球化的趨勢。我國建設工程行業相對國際而言還是比較落后,對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研究和實踐還達不到國際化競爭的要求。
1.建筑工程與項目管理
1.1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是指對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所形成的建筑工程質量實體。建筑工程質量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工程質量不但包括工程的實體質量,還包括形成實體質量的工作質量。狹義的建筑工程質量是指建筑工程符合業主需求條件所具備的使用功能,這一概念強調建筑工程的實體質量,基礎設施是否堅固、主體結構是否安全可靠、建筑主體的采光、通風效果是否合理。
1.2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建筑工程項目負責人為了讓項目取得成功,用系統的觀念、理論和方法,進行全面、科學、有序、目標明確的管理,發揮其計劃職能、控制職能、組織職能、監督職能、協調職能等作用。
2.管理模式
2.1國內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現狀
我國的建設監理制起步比較晚,計劃經濟的體制決定了我國監理制度從建立起就沒有像國際上一樣形成專業化的監理模式。我國至今沒有工程建設監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監理也僅限于施工階段,與國際的工程建設監理和工程咨詢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2.2國內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
目前,國內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服務還未成熟,常見的就屬于責任承包型的項目管理模式。根據項目管理企業的服務性質我國的建筑工程項目可分為項目管理服務、項目承包服務以及其他模式等三類。
2.2.1項目管理服務模式
建設項目管理服務是指項目業主或者投資人委托專業的項目管理單位對工程建設項目全部過程或者分階段性實施監督管理的服務行為。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服務的工作包含對建設工程監理工作的監督管理以及監理工作范圍之外所有的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項目管理服務單位沒有選擇各類設計、決定設計變更、施工承包人、工程造價的控制權利和相應責任,與承包人不簽訂合同,只管理協調關系。
2.2.2項目管理承包模式
項目管理承包模式就是項目管理承包商與項目業主簽訂項目管理承包合同,并與項目業主委托的其他專業咨詢顧問合作,對工程建設項目實施管理、控制與協調等工作,具體工作負責項目的實施,包括施工以及設備采購的管理,并按照合同約定承擔一定的管理風險和經濟責任。
2.2.3其他項目管理模式
其他項目管理模式包括交鑰匙工程模式和項目代建制模式。交鑰匙模式是由承包商為業主提供融資、土地購買、可行性研究、設計、施工、竣工等移交給業主的服務。而代建制是指項目業主以招標的方式,選擇優秀的專業化的項目管理單位,負責項目的投資管理和建設實施,當項目建成之后再交付給項目業主。
3.國內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3.1沒有創新的觀念意識。
一部分守舊思想者采用傳統的方法,沒有學習國際的項目管理模式,導致了因不懂項目管理造成了各種合同糾紛與經濟損失。另外一部分人則過度崇尚外國項目管理模式沒有根據實際的國情來研究符合中國的項目管理制度,這兩種原因使國內的項目管理模式更進一步的發展。
3.2工程監理制度影響項目管理模式的發展
我國《建筑法》規定:“國家推行建筑工程監理制度”,監理單位代表建設單位實行監督,監督承包單位在建設工期施工質量、建設資金使用等工作。而國際上對承包商的管理水平相當高,且有效率,不但管理施工,而且對整個建設工程全部過程實行監督。
3.3工程管理項目模式沒有與國際接軌
國內對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使用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沒有學習國際的通用管理模式,導致在選擇項目管理模式的盲目性與隨意性。而指定的管理模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脫離我國現實國情,管理不到位,使企業項目管理的難度系數增加,實施的總體效率差,與國際上通用的項目管理模式脫軌。
3.4現有的項目管理模式法規不健全
現有的各項項目管理模式的制度不健全,各項政策法規與市場經濟競爭的運行不相符,導致建筑市場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秩序性、穩定性及規范性,阻礙了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
4.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優化
4.1改變觀念優化意識。
意識觀念決定人的行為,一個人的行為,都是有意識決定的,意識沒達到,行為是不會實現的。這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也是一樣的,只有企業管理者改變經營觀念才能讓企業更好更快發展,也只有適應新的經濟形勢要求的經營觀念,才能讓企業的經濟效益日益提高。企業管理者的意識要有根據實際情況,對企業實行科學決策管理、科學技術管理、且追求創新的管理,才能讓企業的經濟效益取得最大利潤化。
4.2調整和優化組織結構
我國目前建筑企業的組織機構大部分采用直線職能制,而這種結構形式只適用于不需要涉及眾多部門的配合且專業性較強的小型項目,對于大型的項目需要建立一種全新的且符合剛性產業結構原則、彈性生產力原則、符合市場要求、開發新產品和新事業要求的組織機構。
4.3調整和優化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的四種要素是經營觀念、管理技術、管理體制、組織形式等要素,四者缺一不可。我國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已經落后于國際的步伐,是時候鼓勵相關人員向國際上科學的、成功的管理模式學習,并與國內建筑企業項目管理模式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現在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進行相應的調整與優化,提高我國項目管理模式的水平,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
結束語
我國的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因此,國內應鼓勵相關研究人員大膽的探索國際上各種先進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研究出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推動我國建筑行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潔,曹春紅.對工程項目管理模式選擇影響因素的分析[J].金融經濟,2013,24:106-108.
[2]安慧,鄭傳軍.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及演進機理分析[J].工程管理學報,2013,06:97-101.
[3]陳香州.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對于計算機的運用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