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民住宅區的二次供水管理質量是供水安全的保障,不斷對二次供水管理進行探索與實踐,找到適合城市自身發展情況的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對城市供水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國內二次供水管理模式,闡述了二次供水管理推進過程中的幾點認識,探討了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實踐。
關鍵詞: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實踐
引言
在新的發展時期中,我國城市二次供水在發展過程中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但是同時仍存在著很多問題,二次供水管理不足導致的水質污染問題尤其突出。因此,如何落實二次供水管理工作,明確管理責權,以此來提高管理質量成為了工作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就此進行討論分析。
1 國內二次供水管理模式
通過對國內相關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的調研分析,認為目前各地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的二次供水管理主要有以下四種模式。
1.1 一門式管理模式
主要特征:新建二次供水設施或二次供水設施經改造,并通過供水企業驗收合格后,由供水企業統一接管二次供水管理。供水企業接管后,自行承擔二次供水設施的日常管理、運行養護、更新改造等工作,并將二次供水設施管理的職能分解到內部管理部門和分支機構。
管理模式優勢:
(1)施工質量保障。二次供水設施從立項設計、建設施工、驗收移交、運行管理的整個過程都在供水企業掌控中,不僅能確保二次供水設施的安全正常運行,還能確保城市供水的正常秩序;
(2)管理責任清晰,環節少。所有關于二次供水的水質、水壓等問題全部在供水企業內部解決,減少了管理層級和協作環節,責任十分明確;
(3)管理規范統一。管理體制調整比較簡便,管理質量通過內部考核解決,所有日常管理工作將依照統一的標準執行,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獲得真正的統一管理和服務。
采用一門式管理,無疑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模式。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二次供水規模小或二次供水設施數量少的城市。
1.2 專業化管理和服務外包相結合模式
主要特征:新建二次供水設施或二次供水設施經改造,并通過供水企業驗收合格后,由供水企業統一接管和管理。供水企業接管過程中,制定了系統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完善的運行養護作業標準和作業規范。在此基礎上,供水企業將二次供水設施運行養護作業外包給具有相應資質和信譽良好的企業,雙方簽訂相應的運行養護作業合同,明確管理層和作業層職責,嚴格工作流程。
管理模式優勢:
(1)管養分離,充分發揮管理和作業兩個方面的專業優勢。供水企業通過其自來水專業管理的優勢,著重在制度建立、標準制定、作業監管、水質檢測、確保供應上發揮專業管理的作用;著重做好參與新建二次供水設施源頭管理、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計劃推進、二次供水設施標準驗收、二次供水接管;著重做好二次供水管理中,供水企業與政府部門的協調、與居民住宅小區物業的協調、與服務外包企業的溝通(包括計劃下達、養護作業監督)等。外包企業依據政府部門規定和供水企業標準要求,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和人員資源的優勢,規范操作,通過合約取得合理收入;
(2)便于供水企業集中精力搞好生產服務,聚精會神提高水質和確保供應,有利于二次供水接管工作有序開展,使供水企業正常經營和內部體制不產生大的變動,避免供水企業二次供水設施維護人員緊缺的壓力;
(3)有利于促進養護作業企業規范服務,有利于降低運行成本。二次供水服務外包由于采取了市場化的外包企業擇優比
選制度,優勝劣汰,將促使外包企業提高服務質量,著力降低養護成本。
采用專業化管理和服務外包相結合模式,實施管養分離,是供水企業接管二次供水的一種探索,對供水企業接管二次供水具有現實意義。
1.3 供水企業與物業企業并存管理模式
主要特征:在推進二次供水專業化管理的過程中,政府未就二次供水統一由供水企業接管作出規定,在物業實施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的同時,供水企業參與了二次供水管理工作。
采用供水企業與物業企業并存的管理模式,是某些城市政府針對實際情況而采取的措施,市政府要求供水企業承擔起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薄弱區域的社會責任,同時政府在資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對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正常的區域,政府通過出臺相關規定和標準,繼續推行由物業企業管理。
采用這類管理模式,實際上是計劃和市場兩種模式并存的方式。它能集中和較快解決二次供水歷史遺留問題,使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的落后區域,在政府主導下,通過供水企業統一管理得到較快改觀。同時,對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較好的區域,仍繼續發揮物業管理優勢,鼓勵物業企業規范管理。但是,這類管理模式涉及到供水企業承擔二次供水管理和養護后,管理運行費用如何解決的問題,如果全面調整水價,那么物業企業管理的住宅業主就會感到不公平,如果實行供水企業接管和物業管理的兩種價格,那勢必會使一個地區水價復雜化。
1.4 市場化管理模式
主要特征:在推進二次供水專業化管理過程中,供水企業在政府部門領導下,參與研究和起草制定實施二次供水規范化、標準化的文件,參與二次供水設施驗收、監督等工作,但自身不參與二次供水管理工作,二次供水管理通過市場方式予以解決。
采用這類管理模式,通過市場規律解決二次供水管理問題,是一個較為合理的方法,它能夠一攬子解決二次供水設施產權問題、委托和受托雙方的責任問題、二次供水管理和養護費用問題等。但是,這類管理模式需要創造一定的條件,一是需要提高居民住宅業主自主管理意識,業主和業主機構必須依照政府頒布的《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真正履行其職責,擇優選用信譽好、專業能力強的作業隊伍。二是需要創造條件,較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運行處于良好狀態。
通過分析上述四種管理模式表明,不同的管理模式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相關城市之所以采納其中一種模式,主要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作出了適合自己的選擇。
2 二次供水管理推進過程中的幾點認識
(1)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二次供水供應和水質矛盾突出,二次供水遺留問題亟待解決,全社會對此十分關注。
(2)政府重視,政策配套,供水企業責無旁貸。為解決二次供水存在的問題,各地政府都頒布了相關文件或法規,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供水企業在實施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理順二次供水管理體制、推進二次供水規范管理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承擔著十分繁重的任務,其中大部分城市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接收主體是供水企業。
(3)管理專業化、服務規范化、作業標準化,已形成共識。為確保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各地政府和供水企業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初步建立了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的共識,并在這個共識基礎上,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較好效果。
(4)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建立適合本地的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由于各地供水方式有所區別,為此,各地依照國家和地方相關法規,結合各自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適合本地區的管理模式。
(5)在實施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中,普遍遇到了改造資金籌措和運行費用來源的問題。從推進工作比較好的城市來看,社會各方統籌改造資金已是一個趨勢;在二次供水設施運行維護費用來源上,較多城市采取了通過水價調整方式解決,基本形成了運行維護費用向最終用戶收取的共識。
(6)二次供水設施產權問題,因涉及國家《物權法》和《物業管理條例》相關的規定,各地處理都比較謹慎。一部分城市采取了產權和管理同時移交供水企業;一部分城市采取了僅新建住宅產權和管理同時移交供水企業;一部分城市采取了產權維持原狀。
3 住宅二次供水管理模式實踐
3.1 二次供水設施現狀
(1)設施規模龐大、涉及面廣。據初步統計,城區居民住宅建筑面積約3.52億m2,居民套式水表419.95萬只。由于供水管網壓力較低,所以居民住宅普遍配置二次供水設施,二次供水設施規模龐大,數量驚人,約有屋頂水箱13.82萬只,地下水池2.36萬只,水泵5.18萬臺(套),公共管道26.646km,其中大部分生活水泵為鑄鐵材質,大多數水箱、水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內壁為水泥砂漿池壁。
小區管網材質主要是灰口鑄鐵管、鋼管和鍍鋅鋼管。
(2)設施結構多樣、品種繁雜。二次供水設施建設時間跨度大,標準不一,采用的水泵類型、水箱
(池)材質以及立管材質等附屬設施產品多種多樣,規格不一。
(3)抄表到戶普及率高。根據市政府要求,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推進抄表到戶工作,并于較早時期基本實現了抄表到戶目標,居民住宅無論是多層、小高層、高層用戶與供水企業建立供用水關系,由供水企業抄表到戶,供水企業依照居民戶表水量結算水費。
(4)二次供水由物業管理為主。長時期來,按照政府部門意見,供水企業只管到街坊管道為止,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由物業企業負責,這一分割管理體制,容易導致責任不清或推諉現象。
(5)二次供水設施、設備產權歸屬業主所有。
3.2 二次供水管理模式
綜合我國相關城市二次供水管理的經驗,根據政府部門要求,結合二次供水特點,二次供水管理模式擬采用供水企業專業化管理和服務外包相結合模式(即:實行管養分離)。
選擇該管理模式除了前面分析的優勢外,主要考慮到:
(1)符合政府部門要求,能較好解決二次供水歷史問題,有效改變薄弱小區管理差的狀況;
(2)充分發揮專業化優勢,統一接管和運行養護標準,有效實施二次供水監管,促進二次供水設施正常運行,確保供應,提高水質;
(3)保持供水企業內部體制相對穩定,從業人員和養護技術等資源將利用市場配置有效解決,有利于降低二次供水運行成本。
實施管養分離的具體內容:供水企業內部設立二次供水管理機構,該機構負責和實施對二次供水設施運行的全面管理;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運行養護采取業務外包的形式,由供水企業將其委托給具有相應經營資質和服務信譽好的企業實施。
(1)運行管理機構職責。供水企業作為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驗收、運行維護的管理責任主體,主要做好建章立制,完善內部相關單位和部門管理體制和流程;細化并制定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驗收、運行維護、保養大修計劃和標準,加強并制定二次供水設施設備、材料管理和采購制度;加強對外包業務的檢查督促和規范作業管理,建立并形成外包隊伍優勝劣汰的比選競爭機制;充分利用二次供水信息平臺優勢,及時掌握和分析二次供水運行、水質水壓等狀況,及時向外包隊伍傳遞維修養護信息;制定應急預案,組建應急搶修隊伍,確保安全供應。
(2)養護作業承包企業職責。養護作業企業主要做好居民住宅二次供水附屬設施的日常巡檢;水箱、水池、泵組的清洗和維護保養;二次供水設施及附屬設施故障檢修;水泵、水箱及其附屬設施大修和改造等作業。
4 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二次供水污染問題,對城市人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們要做好二次供水管理工作,就要努力研究合理有效的二次供水管理模式,不斷完善管理,規范化工作流程,積極改善水質,這樣才能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鄭小明.二次供水管理問題的成因和解決思路[J].城鎮供水,2012(5).
[2]周雅珍,邵啟耀,顧正明.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給水排水,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