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地鐵工程的大量建設,成為了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重要措施,如何處理好地鐵車站出入口的設計,是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地鐵車站出入口是地下與地面空間之間最重要的銜接與過渡空間,它的布局和設計樣式已成為城市公共空間中新的構成元素。所以地鐵站出入口的設置既要有效滿足乘客的使用需求,還應做到與站點周圍已有城市公共空間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地鐵車站;出入口設計;整體規劃;結合設計
1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現代化建設的加快,國內的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諸如交通擁擠、土地資源稀缺、環境品質惡化等問題。然而,地鐵建設對緩解交通壓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城市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等具有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與代表性作用,這就意味著地鐵車站的相關性設計特別重要[1]。本文通過對地鐵車站出入口建筑設計的介紹,探討地鐵出入口與城市整體規劃相適應的問題。地鐵車站出入口既要融合進基地,也要易于識別,其將交通工具與出行目的地進行有機結合,方便市民生活,促進周邊沿線商業、經濟發展,提升整個地下空間利用率,使得地鐵的效益達到最大化發揮。
2 地體車站出入口概述
地鐵車站出入口作為聯系地鐵和外界環境的構筑物,必須滿足乘客進出車站的功能需求。隨著地鐵線網的不斷擴展,地鐵車站出入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其作為城市建筑的一部分,必然會對城市景觀和城市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地鐵車站出入口的設計,既要有效滿足乘客的使用需求,還應做到與站點周圍已有城市公共空間的有機結合。
3 地體車站出入口的設計原則
(1)滿足使用功能的人性化設計原則。對使用功能需求的滿足是整個地鐵車站出入口設計的基本目的,其中需要著重考慮的便是它的方便、高效性。因此,在設計中需要合理規劃路徑,盡量縮短地面到站廳的距離,特別要注重方便殘疾人和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使用。
(2)與周圍城市景觀和諧共處的原則。地鐵車站出入口作為城市景觀的構成部分,應該在設計中充分尊重周圍環境中各種景觀的表現形式。因為城市景觀對于城市的建設及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它能夠有效提升城市的整體環境水平。因此出入口的設計不能完全脫離城市景觀,更加不能與城市景觀背道而馳。
(3)標識系統易于識別的原則。出入口本身需要融合進周圍環境,但作為地鐵的標識卻一定要醒目,它和建筑本身不同,它的存在就是要明確告訴人們地鐵的位置,規范和精心地布置標識系統,能讓市民尤其是外地游客便捷地找到地鐵出入口,真正做到服務于大眾,以人為本。
(4)生產、安裝統一模數化原則。地鐵建設的最初目的主要是為了方便市民出行,緩解交通壓力,但是在其施工過程中對沿線的環境影響較大,特別是其線路走向一般是沿著城市交通干道設計,因此施工中對周邊的交通影響是最不利的。考慮到以上因素,我們在設計初期就需要做好統籌規劃,而針對形式較為單一的出入口,應盡可能合理地采用模數化設計,實現生產、裝配的統一化,縮短現場安裝工期的同時,將對周圍交通的不良影響盡可能降到最低。
4 地鐵車站出入口形式
4.1 獨立式出入口
獨立式出入口一般獨立布置在道路邊,建筑造型處理較為簡潔、靈活,施工速度快,造價也相對較低,一般由周圍的環境情況和人流方向來決定出入口的位置以及開口方向,而且這種形式的出入口比較容易識別,更有利于乘客進出站。這類出入口由于體量較小,所以涉及到的對原有建筑的拆遷量一般也不多,但是在設計時應盡量做到無拆遷,而且也應該考慮將其布置在道路邊的綠化帶內,豐富街景。
4.2 合建式出入口
合建式出入口一般布置于周邊建筑的內部或者靠外側,考慮與該建筑的結合設計。合建式出入口的設置,可節省土地資源,也有利于出入口與周邊建筑形式的統一,優化地鐵站和周圍的城市公共空間。但是,這類出入口為了建成后能與所依附的建筑物有機結合,需要在設計之初就整體綜合考慮[2]。下面就介紹幾種常見的合建方式:
(1)與地面大型建筑綜合體結合設置。在城市發展中,商業貿易中心、會展中心、酒店、體育場等建筑綜合體往往匯集著大量的人流,要做到合理分流,避免交叉和重復是交通空間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如果在設計中將地鐵出入口引入這些建筑綜合體內,使它們之間能緊密結合,就能在最大程度上疏導人流,這種處理方法不僅方便、快捷,而且出入口與建筑結合的做法,也避免了對街道的干擾。
(2)與地下商業空間結合設置[3]。地鐵和商業空間在某種意義上說具有互生的關系,相對于市中心的商場而言,分布比較偏遠的地下商業街在營業初期一般都人流稀少,而作為城市運載能力最強的交通工具——地鐵,可以為這類商業空間運載大量人流,交通的便利吸引著人流的涌入,勢必能夠促成商業的繁榮,而商業空間反過來也是地鐵線路中的重要樞紐。因此,出入口和這些大型地下商業空間如何對接,就顯得十分重要。
(3)與周邊交通系統的銜接。
對于現今的地鐵換乘來說,不同線路站與站之間的換乘屬于體系內的常規換乘,而地鐵系統與城市其它交通設施的有效銜接,以建立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交通綜合體,對市民的出行來說是相當有利的。與周邊交通系統的銜接有以下幾種方式:①結合地面公共交通系統,如公交汽車站、公共自行車停放點、出租車停放點和大型停車場等,可以方便乘客日常出行的換乘。②與飛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城市主要的對外交通建筑的銜接,這種結合方式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換乘樞紐,為往來于城市之間的乘客提供了方便,同時也有效提升城市的整體發展建設水平。③結合地下人行通道,使地鐵出入口在滿足了乘客進出站的同時也能為過街的市民提供便利,既節省了造價,又建立了一個安全、快捷、輕松的出行場所。
5 地鐵出入口設計需注意的問題
5.1 地鐵出入口的體量、位置和數量
地鐵出入口的設計需要在位置、結構等方面與周邊建筑物進行協調,才能獲得最佳的效果。為有效吸引與分散客流,車站出入口考慮以分散布置為宜。地鐵出入口在設計中既要考慮地下通道的順暢,也要考慮對地面乘客的吸引力,所以在根據客流量的計算結果來確定出入口的數量和位置的同時,也要據此對地鐵出入口的通道寬度進行科學的設計。如果地鐵站的客流量不大,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地鐵出入口的數量進行酌情減少,但是通常不少于三個出入口,若只有兩個出入口時,一般都設置為對角方式。另外,地鐵出入口的位置和方向要與主客流的方向一致。
5.2 地鐵出入口設計應與周邊城市規劃相適應
地鐵出入口作為地下與地面的過渡性建筑,也是城市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把它作為城市有機體的一個組成要素。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出入口與周邊城市規劃的相適應,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建筑師首要具備的素質。地鐵出入口布置需要與周邊詳細規劃同時考慮、綜合安排,這樣才能使地鐵建設給城市發展帶來更好的促進作用。
5.3 地鐵出入口與周邊建筑結合設計的問題
將地鐵出入口與周邊既有或規劃建筑進行結合設置時,不僅有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方面的考慮,有時也是客觀條件限制所致。對于這種綜合性工程的設計,在設計前期一定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盡可能全面的估計,確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而且在整個設計及施工過程中應該時時緊跟現場,做好與雙方業主、不同專業設計施工人員、本地建設主管部門等多方面的溝通工作,這樣才能保證地鐵出入口設計的科學性。
5.4 地鐵出入口建設時對周邊建筑的保護
在進行地鐵出入口工程建設時,除了要保證其與周邊建筑的有機結合,也要對基坑邊緣的既有建筑實施有效的保護,尤其是基坑結構的穩定性和對基坑變形的控制,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同時,將對周邊建筑的影響降到最低[4]。
6 結語
現代化城市建設中,城市和建筑一體化、綜合化設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地鐵出入口的設計必須要與城市建設有機結合,通過科學的設計,在保證其基本功能實現的同時,要盡可能滿足人民大眾的需求,體現對人性的關懷,從而促進城市持續、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祥.地鐵建設對城市空間發展的影響初探[J].山西建筑,2006,13
[2]黃駿.淺析地鐵站域公共空間的集約化發展[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