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實例針對當下現代建筑設計的基本情況、自然光對人的重要性、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自然光的運用展開分析,望給以后建筑設計工作的開展參考。
關鍵詞:現代建筑;自然光;建筑設計
前言
隨著人們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長以及我國建筑行業的飛快發展,建筑設計務必要另謀出路,要盡可能地符合現代人提倡的自然環保理念。這就要求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積極地從自然中挖掘設計靈感,把自然光充分運用到建筑設計中去,采用新的設計思想與新的環保材料建造建筑,如此才有利于實現建筑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一、自然光對現代建筑設計的價值分析
1 研究自然光在建筑設計中運用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近幾年,我國經濟始終處在穩步發展狀態中,然而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環境污染嚴重,能源十分緊缺。這就要求我國在實現現代化與工業化的迅速發展的同時,積極引進先進技術,促進經濟轉型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節約資源。可以說在當下社會如何保持資源、社會、環境三者和諧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步伐是我國當下需重點關注的主要問題。眾所周知,年代不同,因經濟情況、地理位置、社會背景、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其建筑也會不同,同時年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建筑的材料、設計、設備等等。同理,現代建筑中自然光的存在形式也不會一成不變,在現代建筑中自然光會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這就要求我們充分重視并思考自然光在現代建筑中的運用,讓其可以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為促進現代建筑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很有必要針對自然光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展開分析,并構建新的設計方法與設計理念
2自然光對人的意義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的全部生物的變化均是有規律的,歸根結底都與太陽輻射分布依據緯度變化有關。可以說,陽光是萬物生長的根源所在,是萬物得以生存、發展、繁衍生息的根基,同時也是人們認識世界、征服自然的重要前提條件。若地球上不存在陽光,那么地球上就不會有生命存在。因此,所有存在地球上的人與物均對陽光有一定的依賴性。相關醫學工作者研究表明,人類對自然光存在著發自內心的心理依賴與物理需求,而自然光對人體也會有一定的潛在影響。
3自然光在建筑中的作用
讓人最感舒適的光源是自然光,為了提高人類生活的舒適度,我們應當盡可能地利用自然光。由于緯度的不同,自然光的方向與強度也會出現一定的差別,同樣的人們對自然光的要求也會因個體差異的影響而不同。由于地方性差異,各處的居民對待自然光的方式以及態度也會有不同。因此,自然光和建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自然光也會給建筑設計的諸多方面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建筑設計的現狀
一直以來,人們都關注著建筑環境的好壞,將其看做生活質量好壞的標準。當前,人們逐漸開始重視生活、居住空間的質量,在經過一個階段的發展,當實現量的目標之后,就會越來越重視質的目標。所以,在室內設計的范圍內,總是不斷產生一些新的需求,進而新概念的裝飾行業以及新的設計思路,而這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反映。在這之中,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人們逐漸開始追求居住空間的健康性。當前,建筑通常選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造,這樣就會使人們感覺居住在一張金屬網中,使人體感覺不到平衡,進而產生一種恐慌的情緒。隨著人們不斷地了解環境資源現狀,人們對人居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滿足了人們基本的居住條件后,鋼筋混凝土結構質的居住環境已經不是人們的追求對象,而回歸質樸與自然已經成為了當今人居環境的主流。因此,選用自然光采光的建筑已經開始慢慢受到人們的推崇。
三、自然光和現代建筑設計
1自然光和建筑內空間的關系
在建筑環境設計中,自然光是建筑環境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光透過采光口進入建筑空間,既能滿足人們工作生活的需要以及光線的視覺強度,又能營造出良好的空間效果。這里所說的空間效果主要涵蓋了立體感效果、方向性效果以及空間的開敞性效果等幾種,實際上光的方向性在建筑室內環境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想在被照射的空間中創設出新穎的視覺效果,就必須充分結合光的強弱、遠近、方向性等因素采取相應的手段,比如說:調整明暗的比例;加強室內空間的可見度;對室內物體的立體感進行調整等等。此外,在建筑室內光環境中,采光口的朝向與地點對光的方向性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此類方向性效果會給建筑室內界面、人們的心理反應、建筑功能以及人物形象產生主要的影響。依靠飾面材料的質感、光學特性、色彩以及采光口對于光線的控制,可將室內空間的色彩、裝飾效果、表面以及造型充分展現出來。然而在挑選室內表面的透光、反光、擴散特性材料的時候,應當考慮到整體環境氛圍是否和其風格是一致的這個因素。在布置或者設計家具抑或是其他陳列物時,應充分考慮到室內表面材料的質感與外形大小等因素。此外,窗的布置也會直接影響到自然光的環境。
2外圍護結構的材料與自然光的運用
在自然界中,每一個事物只要呈現在自然光中都會呈現出自己的美感,從客觀上來說,也最容易被我們的視覺神經所感知和接受。光線對材料的反映程度非常高,因此,在選擇材料時,一定要考慮其與自然光相結合后所產生的效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材料是一個選擇度上來說都是一個比較容易,也比較能給建筑本身帶來美感,因此,建筑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根據材料的性能以及特點,將自然光和材料相結合并合理利用。對材料來講,光照射在材料的上面時,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通常根據材料的透光率劃分為透光和不透光以及半透光三種建筑材料。
2.1透光質地的建筑材料
在當今建筑中被廣泛使用甚至是不能缺少的材料就是透光質地的材料,在對材料的優選性中也逐漸的替代了外層圍護的結構。顯著的例子就是玻璃的使用,其自身就有的屬性可以成為室外與室內交流的一個媒介。在實際的設計中,在追求建筑美感的時代里,也能將玻璃設計成很多色彩的材質,其透光和反射的能力的不同,表現出了豐富多彩的外表形態。同時,材料與光的合理利用,也對建筑的空間在相對于人們感覺中,能使空間得到一定的拓展,在伊東豐雄的設計理念中,將玻璃的透光性發揮的非常極致,與空氣、風和自然的結合運用到建筑設計中,呈現出了相當完美的效果。因此在起到擴展空間的作用方面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設作品。
玻璃既能利用透明的特點把自身融合在周圍的環境中,同時可以通過其對投射在其表面的自然光的反射作用,把周圍環境中的建筑、綠樹、白云、行人顯現于眼前,和環境融合在一起。針對有關新老建筑相互融合的議題中,這種形式的特色具有超前的優勢,能夠充分體現其獨特的作用。玻璃的強反射性很輕易的形成眩光,對視覺的沖擊與對環境造成的光污染,把周圍環境的和諧美完全打破,這種問題對建筑師來說在設計中也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2.2不透光質地材料
低反射性材料。石材、木材、泥土是人們運用建筑材料中最早的,保溫、遮光性能優良,自然光只能以材料的縫隙或預留的窗口才可以進入建筑中去。在相對廉價的混凝土涌現后,在諸多的方面都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材料。混凝土在通過各種的工藝加工以后,不但能表現出粗獷,還能體現細膩,甚至能表現大理石般的光澤。在六十年代時,高反射材料依據其材料與施工技術的發展開拓了人們的設計思路,不斷的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各個行利用金屬材料發揮其不同的作用,此外,還有一些金屬材料,其具有其獨特的自身特點,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比如纖細的金屬構件具有重量輕、透光性好的特點。
2.3半透光質地材料
半透光質地材料是一種介于玻璃和磚石之間的可折射光、透光但不可透視的材料,比方說紙、布、磨砂玻璃、紗等材料。透過自然光的折射,此類材料會帶給人一種朦朧感,為人們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又柔和的空間氛圍,同時也可提供很多自然光到室內,由于其建筑采光尺度約束小,因此可實現自然光和建筑的相互融合。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建筑設計中充分而又有效地利用自然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把自然光充分運用到建筑中去,既能提升建筑物本身的魅力與美觀感,又能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同時,還能迎合現代建筑設計節能的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能源的消耗量。作為一名建筑師,在建筑設計中一定要對國外知名設計師的優秀作品多加借鑒,充分考慮自然光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