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農業根本命脈,渠道是水利工程的骨架,因此渠道的維護及管理成為關鍵,筆者結合自身多年水利工程渠道維護及管理的經驗,詳細對渠道涉及的套井技術進行詳細闡述,為類似水利工程的渠道的管理與維護提供可能的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渠道維護;管理
1 概述
水利工程作為農業現代化的根本保障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涉及千家萬戶農田灌溉的渠道是具體承擔任務的直接體現,怎么保證渠道的正常運營,對于其的維護及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大多數人對于渠道的維護與管理歸結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渠道建設過程中的因為施工未嚴格按照設計進行而造成的先天質量安全隱患,比如渠道壩堤的地基處理不到位造成的整體沉降、混凝土拌和質量不過關達不到相應抗滲等級的要求;二是渠道建設涉及的源頭即設計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比如考慮的造價因素不得不采用傳統相對落后的土壩等設計,給渠道的安全及維護管理帶來直接隱患;三是在渠道維護及管理過程中受到一些主觀及客觀因素等方面的影響而出現的隱患,比如在渠道建成后疏于管理,對于出現的質量安全隱患未能及時處理或處理不徹底,形成新的質量安全隱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大的問題。但是,作為渠道的核心部位,采用套井技術對于水利工程中渠道建設及管理維護都將帶來優勢。克服當前水利工程渠道維護及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特別是在一些急需對抗滲進行處理的渠道工程。
2 套井技術
2.1 概況
套井技術原理是利用新型的沖抓式的打井專業機械設備,在渠道兩側壩體存在有滲漏的施工范圍之內按照渠道的方向進行設置布置套井的具體井位,并與設置在相鄰的部位套井實現有效的重疊搭設接聯起來,并在套井內及時分層填筑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的粘性土等土料,逐層填筑逐層分層通過符合設計及規范的重型沖錘進行沖擊夯實,在沿著渠道兩側壩體順方向形成一條有效抗滲的連續而不間斷的防止滲透的粘土實墻。主要運用在如下情況。一是渠道的兩側壩體屬于土體性能相似的大體均勻分布的壩;二是渠道兩側壩堤中心填土材料自身質量較差或者受施工場地限制無法填筑密實、填筑質量得不到保證的渠道;三是對于渠道兩側壩體已經填筑夯實完成,但仍然出現部分位置存在較大區域的慢散浸入(滲透出水)的質量隱患的處治;四是對于渠道兩側壩體在填筑夯實施工過程中,受天氣、氣候等客觀條件影響,不得不分期進行施工建設時,出現新舊搭接位置未能處理得到,在渠道運行過程中,出現渠道壩體在該處出現集中大面積的滲漏的現象的處治;五是對于渠道兩側壩體在水位高位長時間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局部位置滲水,待高水位降至低水位后的處治。
2.2 技術要求
套井一般根據防滲情況及渠道兩側的壩體所在具體位置處的土質情況分為一(單)排套井和雙(多)排套井;其中,一(單)排套井布置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在渠道的兩側壩體中設置確定;雙排套井一般亦按照設計及規范確定,當設計未有明確時候,可按照先設置渠道上游方向的兩側壩體中設置,再設置渠道下游方向的兩側壩體中設置;出現多排套井情況的時候,也是嚴格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進行設置,如無設計指明明確,建議按照先渠道上游方向兩側壩體中設置,再在渠道下游兩側壩體中設置,最后再在渠道兩側壩體中間進行設置。在(一)單排套井無法滿足要求的時候,采用布置兩排或者更多排,使其達到設計及規定的抗滲要求,同時,對于渠道兩側壩體不同位置亦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設置套井的排數。
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并結合現場地質實際情況確定渠道兩側防滲處理使用一(單)排套井還是使用雙(多)排套井;在深度方面,同樣需要根據設計及規范要求并結合現場實際地質情況確定具體深度以上使用雙(多)排套井,具體深度以下是使用一(單)排套井。在確定渠道兩側壩堤采用套井技術后,先根據滲漏流量的具體計算和壩堤保持穩定并扣除一定安全系數后等因素綜合分析并結合類似渠道工程兩側壩堤工程技術施工經驗來選擇確定防滲具體厚度,之后,根據已經確定的防滲具體厚度再反方向論證理論支撐體系的合理性;再根據此確定渠道兩側壩堤使用套井的具體排數、套井的有效厚度、具體直徑及其之間的具體間距等詳細參數,作為指導施工的關鍵控制指標。
套井回填施工主要包括填料材料選擇、成孔、填料回填、夯實等步驟。具體技術要求為:一是填筑材料選擇合格的具有滿足設計及規范的抗滲土材料,其抗滲系數、土料的塑性良好、具有穩定的抗滲透性能、其中的水溶解性的鹽含百分比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有機質土的含量不得超過設計及規范的要求上限值、擬選擇土的粒徑不得超過設計及規范規定值,不得選擇凍土或者多年凍土、碎石離散性大的土以及具有較強膨脹性能的土,在渠道兩側堤壩具體施工過程中,土料運至現場后,必須對其干密度及含水量進行復測,不合格的需重新調整到合格為止方可使用,對于土料中含有的草根、碎礫石塊、樹根等材料要求對其進行清理,清理干凈后方能使用。二是成孔施工采用套井專用沖抓機械進行成孔作業,先根據設計對孔位進行放樣,誤差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成孔施工嚴格按照規范規定的施工順序進行成孔,當設計及規范未明確時,一般按照同一排套井施工中,先進行主要部位施工,再進行次要部位施工,套井成孔直徑、垂直度、孔深以及孔距是控制套井成孔質量的關鍵指標。三是套井回填技術要求,即套井回填前,應保持井內無明顯積水,在自檢合格后及時通知相關部門人員對渠道兩側具體部位的壩堤處具體排的具有具體編號的套井的孔號、孔頂高程、設計深度、實測深度、設計直徑、實際直徑、井間有效搭接寬度、實際傾斜度、嵌入巖層深度以及嵌入巖層巖質的取樣等,并檢查套井井壁的各層土質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對于存在局部的滲漏情況予以特殊處理,以消除滲漏源頭,從而從根本上消除滲漏,填料應根據已經試驗確定的含水量及具體干密度進行備料,待井檢測合格后,立即著手安排人員及相關機械設備進行套井分層回填分層夯實并連續不間斷作業。在填筑過程控制,嚴格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嚴格控制每一層填土的具體填筑厚度、夯實所使用的重錘的具體重量、重錘的起落具體高度以及具體夯打擊實次數等均應根據先前進行的試驗所得出的符合要求的數據進行施工,同時,在分層填筑分層夯實過程中,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作業,直到查出原因并解決好后方能機械進行填筑及夯實作業,以期每層填料經夯實后均能滿足設計控制的具體干密度值(具體壓實度值)以及具體抗滲系數的指標要求,當發現填料不符合設計、規范及試驗規定的具體含水量值時,應結合實際予以處理,通過灑水、翻開晾曬等方式調整填料的具體含水量至規定值,確保施工質量可控。每一個套井回填的施工結束后,均應先自檢合格,再上報相關部門對對套井施工質量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3 結束語
水利工程渠道維護及管理過程中,通過采用套井技術有效克服渠道兩側堤壩建設投資高、抗滲處理難度大以及維護管理不易等問題,很好的解決了水利工程中渠道的維護及管理難題。為水利工程渠道今后的維護及管理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何曉芳.分析水利工程渠道維護與管理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3年第18期
[2]買吉川.淺談水利工程渠道維護與管理[J].中國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年第11期
[3]楊金宏.探討強化水利工程渠道維護與綜合管理的有效措施[J].中國教師與教育教研,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