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城市建設中,園林是城市規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城市規劃中占有關鍵的地位。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生活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園林在設計理念上,越來越趨向于生態化和人性化,以崇尚自然為主要設計方向。
關鍵詞:城市園林;設計;問題;建議
一、城市園林建設的意義
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美化環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園林綠化的首要任務是改善生態環境。隨著工業的發展,大量有害氣體釋放到大氣中,嚴重污染了空氣。綠色植物能夠吸收有害氣體、凈化空氣,減弱噪音,調節城市溫度,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因為城市綠化是物質文明的體現,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園林綠化布局合理,設施配套齊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運轉有序,加上綠茵遍地,繁花似錦,四季蔥翠。在這樣景色美麗、生態環境和諧的城市里生活,人們的身心將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創造力更旺盛,必將促進社會文明,經濟繁榮,使城市成為人們向往的地方。
二、我國城市園林設計的現狀及問題
1、不能從專業的角度設計整體園林綠化
城市的風貌、分布特征、景觀布局都是由城市總體規劃決定的,而在我國城市總規劃設計中,城市規劃人員以及建筑人員往往是主要參與者,綠化設計人員往往被忽略。這樣,我國乃至世界所推崇的以人為本、生態環境優先、綠色城市的設計想法不更好地體現。進而導致我們的綠化設計人員無法把所要進行的綠化設計與城市原有的地形相結合,不能真實、準確、有效的表達景觀所要表現的思想,無法與城市的整體設計融為一體。
2、設計標準豪侈
大量使用花崗巖、大理石、不銹鋼、玻璃幕、高級燈具、進口噴泉等昂貴景觀材料,少園林之美,多暴富之嫌。只注重視覺上的宏偉,氣派,高貴及堂皇的形式美,而不顧工程的投資及日后的管理成本。
3、設計理念不夠先進
作為一座城市,首先應做好城市建設與發展的總體規劃,然后在總體規劃的框架內精心設計好每項園林工程和其他城市建設工程。然而,城市建設由于受歷史、經濟發展水平、建設理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目前城市建設大多是“改造發展型”模式。這種模式給現代化城市建設帶來了極大難題,園林景觀單調、呆板,觀賞價值不高;綠地總量不足,缺少大型綠地。環境標準要求城市的綠地面積應達到城市總面積的3O%,才能維持城市的環境質量,目前能達到這個指標的城市并不多。
4、種植與養護管理不到位
園林植物是在城市生態條件下由人工組建的植物群落,而城市土壤多為已被破壞了原生結構的土壤,且建筑垃圾充斥其中,較之森林土壤條件相差甚遠。很多施工單位在種植環節上不科學,種植穴(溝)尺寸不夠,不客土,基本不施肥,建筑垃圾清理得不徹底;種植時苗木根系沒有充分舒展開,有窩根現象,澆水量不夠或不及時,致使成活率降低。另一方面,工程責任期結束后的養護管理不到位,持久天旱時不及時澆水病蟲害預防工作做得很少,由于樹木生長勢弱,極易感染病蟲害。
三、提高園林設計的建議
1、更新城市園林設計理念,培養獨特的設計風格
隨著社會的發展,園林設計也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設計理念。景觀設計人員應吸取其精華,善于培養自己的特色,豐富景觀藝術效果。綠地建設做到寧樸勿華,寧自然錯落、勿強求統一,推廣具有地方與民族特色的園林。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對現有景觀資源的挖掘,加深對當地歷史文化的理解,設計出具有特色的綠地設計方案。注重景觀空間的營造,重視對人們的室外綠地空間的使用和觀賞需求。同時,園林的各要素之間應該互相協調,園林綠化、園林建筑、資源保護管理與資源開發利用之間,都應相互協調,以營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園林綠地景觀。
2、建立完備的園林綠化體系
在園林設計的前期規劃活動中要進行科學的論證,考慮園林設計的整體性思路,使得園林的設計符合區域性的自然特征、人文氣息,和本區域的氣候和水文狀況相適應。在形成設計思路后在施工的過程中堅持綠色施工理念的前提下,使得實際的施工情況能夠確保設計效果的實現,在整個設計和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綠色優先的原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園區的植被要實現多樣化的目標,形成立體化的整體布局,同時在園林的設計中要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特征,園林的設計要更多的體現人性化的要求,無論從整體的布局還是局部的安排都要充分考慮現實中人的需求,真正的在園林的設計和施工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因地制宜,體現地域性與文化性城市的園林是城市文化的體現,一個城市的文化特征與地域特征體現在園林設計的宏觀布局上與每一個細節中。要從一個城市的自然、地域、物候特點出發,將文化融入到設計中,引入與當地地形、景觀相適應的植物。自然景觀上采用當地原有的動植物和微生物,人文景觀上可以體現當地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園林。
3、園林設計要堅持科學性、多樣性與藝術性原則
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完整性依靠豐富的物種來構建和支撐。只有以多樣件的植物種類為基礎,才有可能構建完整多樣的城市綠地生態系統,營造豐富多樣的園林綠化景觀。在城市綠化建設中應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在尊重自然規律基礎上設計、營造其藝術效果。在植物配置中應堅持科學性、多樣性與藝術性兼顧的原則,尤其應根據我國各地區的地理位置、氣候溫度等因素,充分考慮植物的生態習性,合理選配物種,避免種間的惡性競爭,盡可能地以抗病蟲害能力強、適應性強的本土樹種為主,輔以能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外來樹種,建立喬、灌、草相結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構建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群落,形成和諧生態關系,達到理想的綠化、美化、凈化效果。
4、注重綠化環境時的生態問題
我們的園林設計中,關于生態環境的問題要認真的思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不僅關乎我們的設計理念,更是關系到生態景觀的設計,以及景觀受用的城市居民。我們必須在尊重環境狀況,理解自然的基礎上才能夠設計出更好的更實用的園林景觀設計。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從城市的地理景觀的氣候角度,以及生態景觀的優勢,經過仔細的分析研究,才能夠根據城市的地理環境結構和氣候變化程度,量身設計出城市的園林景觀,符合城市的內部情況,并且能夠使他與城市的自然環境更好的而結合與銜接,從而能夠真正的融為一體,成為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條件下,城市外界環境的客觀存在也決定了城市的微生態環境,影響著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而噪音、灰塵、建筑等對于景觀的環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所以我們也要學會修正園林景觀的環境,從而調節城市內的生態環境,保護城市的綠化植被。同時,我們更要學會就地取材,要從該地區的環境本身進行挖掘,切合城市本身的鄉土資源,才能夠把生態與環境密切的結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從而做到生態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結語
城市園林設計與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設計基礎是美學、建筑學、城市規劃學、林學、植物學、環境生態科學、心理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學科知識。所以,在為城市居民營造一個舒服、美麗、安全的城市環境時應注重綜合利用各學科理論來指導城市園林規劃設計。
參考文獻:
[1]陳妍婷.淺談城市園林規劃設計[J].廣東建材.2012年
[2]吳海平.淺析目前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J].廣東科技.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