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叉車液壓制動系統(tǒng)故障問題關系到叉車的安全性,必須要及時找出叉車液壓制動系統(tǒng)故障問題的原因,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保證叉車的安全性能。本文簡要說明了叉車液壓制動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從多方面闡述了液壓制動系統(tǒng)制動不靈的故障分析與排除。
關鍵詞:叉車;液壓制動系統(tǒng);故障分析;解決方法
引言
液壓制動系統(tǒng)有著組成成分簡單,制動平穩(wěn),制動方便等突出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叉車上。但是如果沒有做好液壓制動系統(tǒng)的養(yǎng)護工作,就會容易使叉車的液壓制動系統(tǒng)發(fā)生運行問題,影響叉車的安全性。因此如何對叉車的液壓制動系統(tǒng)故障問題進行分析和排除成為了叉車正常使用的保障。下面就此進行討論分析。
1叉車液壓制動系統(tǒng)工作原理
叉車液壓制動系統(tǒng)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注:1.制動踏板2.制動總泵3.活塞4.推桿5、10.油管6.制動分泵7.車輪制動器8.制動蹄9.回位彈簧11.聯(lián)鎖開關
圖1液壓制動系統(tǒng)
當踩下制動踏板時,通過推桿和總泵活塞,使總泵內(nèi)的油液在一定壓力下流入分泵,并通過分泵的活塞將鼓式制動器的制動蹄張開,從而產(chǎn)生制動力矩。
2液壓制動系統(tǒng)制動不靈的故障分析與排除
叉車在工作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制動系統(tǒng)故障,如制動失靈、制動異響、制動跑偏等。制動不靈時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在制動踏板踩到底時,各車輪的制動效果不明顯,其制動距離和制動時間很長。其故障可能是在制動總泵,也可能是在制動分泵、制動管路或是在制動器,甚至是在踏板行程處,下面就制動不靈的故障原因做以下分析。
2.1制動總泵回油閥關閉不嚴或損壞
(1)故障現(xiàn)象
當踩下制動踏板,回油閥關閉不致制動效果不明顯,連續(xù)踩幾下制動踏板,此時總泵油腔油壓升高,制動效果會有些好轉。
(2)故障原因
回油閥關閉不嚴有以下原因:制動液質量問題,閥體腐蝕;制動液中有雜質,閥門卡滯;制動液長期侵蝕,壓力的作用環(huán)境等導致彈簧片彈力不夠等。
(3)解決方法
閥體的侵蝕若在維修尺寸內(nèi)的話,可以用細砂紙打磨,否則只有更換新的閥門;定期更換制動液,更換時間以叉車的運行時間而定,一般兩年更換一次;合理選擇制動液,應堅持兩條原則:選擇合成制動液;品質等級高的制動液。
2.2制動管路中有泄漏現(xiàn)象
(1)故障現(xiàn)象和原因
液壓制動系統(tǒng)以制動液為介質,將駕駛員施加的控制力通過總泵由機械能轉換為液壓能,再通過油管傳至分泵。在此過程中,若管路有泄漏現(xiàn)象,在液壓的作用下,油液將會從管路中流出。
(2)解決方法
將油管及接頭擦拭干凈,多次試剎車并觀察泄漏處,若是油管泄漏,更換相應的新油管即可;若是管路接頭處泄漏,擰緊接頭或更換。因制動液的泄漏將會導致儲液罐中油液不夠,也會導致制動不靈。因此,在更換油管、接頭后,需將制動液加到適量的位置。
2.3管路中混有空氣或制動液汽化產(chǎn)生氣阻
(1)故障現(xiàn)象
當管路中有空氣或制動液產(chǎn)生氣阻時,踩下制動踏板,位置很低,但制動效果不好,連續(xù)踩幾下后,踏板位置升高,并有彈性感,制動效果明顯有好轉。
(2)故障原因
空氣進入制動系統(tǒng)的原因有:管路損傷漏油;更換液壓制動系統(tǒng)的零件以致空氣未排盡;制動總泵制動液不足;車輛長時間使用制動造成制動器過熱等。
(3)解決方法
排空氣法,在排氣之前應保證制動總泵儲液罐的制動液是滿的,并且在放氣過程中應保證液面高度,放氣的順序是從離制動總泵最遠的車輪開始,由遠及近按順序進行:①拆下車輪制動分泵放氣螺釘護罩,將放氣皮管裝在放氣螺套上,下端裝在盛有制動液的瓶子中;②一人連續(xù)踩下與放松制動踏板數(shù)次,踏下快放松慢,直到踏不下去時在高位踏住不動,另一人在車下將放氣螺套放松一點,讓空氣帶著油液排出,在踏板下降接近底板時,立即擰緊放氣螺套,如此連續(xù)進行數(shù)次,直至放出的油液中沒有氣泡為止。
2.4制動總泵活塞及缸筒磨損過度,皮碗老化破損產(chǎn)生泄漏,活塞彈簧預緊力太小
(1)故障現(xiàn)象
連續(xù)踩幾下制動踏板時,踏板高度仍過低,并且在第一腳制動后,感到總泵活塞無回位,踩下制動踏板有制動總泵與活塞的碰擊聲。
(2)故障原因
總泵回位彈簧過軟,總泵的皮碗破裂,活塞與缸壁的間隙過大。
(3)解決方法
制動總泵與活塞的檢修:先摘下防塵套,用工具將卡簧取下,依次取出墊圈、活塞、回位彈簧,用酒精清洗各零件,再檢查泵體內(nèi)孔和活塞表面的劃傷和腐蝕程度,再用內(nèi)徑表檢查總泵泵體內(nèi)孔的直徑,用千分尺檢查總泵活塞外徑,算出泵體與活塞的間隙值,超過極限需更換。同時還應檢查密封圈的老化、損壞與磨損,并予以更換,用比較法檢測活塞回位彈簧的預緊力,彈力過弱則要更換。
2.5總泵的進油孔、旁通孔、補償孔堵塞,造成油壓不夠
(1)故障現(xiàn)象
連續(xù)踩幾次制動踏板時,踏板高度低而軟,且無漏油現(xiàn)象,則應檢查制動總泵的進油孔、旁通孔和補償孔是否堵塞。
(2)故障原因
儲液罐中的油液經(jīng)進油孔、旁通孔、補償孔流入總泵,當踩下制動踏板時,踏板傳動機構通過推桿推動活塞前移,當旁通孔、進油孔或補償孔堵塞時,由于儲液罐內(nèi)的制動液不能順利進入總泵,從而導致油壓不夠,制動不靈。
(3)解決方法
將制動總泵從機體上拆下來,用內(nèi)卡簧鉗拆下內(nèi)卡簧(擋圈),依次拆下墊圈、活塞、回位彈簧,將各零件用酒精清洗干凈,用細鐵絲或空壓機將堵塞的油孔導通,再清洗并檢測是否失效,若失效則更換新零件,清洗完后裝好即可解決故障。
2.6踏板自由間隙過大,制動間隙過大
(1)故障現(xiàn)象
一腳踩下制動踏板時,踏板高度較低,連續(xù)踩幾下制動踏板時,踏板高度隨之增高且制動效果好轉。
(2)故障原因
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和制動間隙不合規(guī)定。
(3)解決方法
踏板自由行程是總泵與推桿之間間隙的反映。檢查時,可用手輕輕壓下踏板,當手感變重時,用鋼板尺測出踏板下移的量,該量即為踏板自由行程,應該符合有關技術規(guī)定。將踏板踩到底后,踏板與底板之間的距離即為踏板余量,踏板余量減小的原因主要是制動間隙過大,制動管路內(nèi)進氣,缺制動液等,踏板余量過小或者為零,會使制動作用滯后、減弱,甚至失去制動作用。踏板自由行程的調整大多是通過調節(jié)推桿長度的方法來實現(xiàn)。將推桿長度縮短,可增大自由行程;加長則可減小自由行程。通過偏心銷鉸接推桿和踏板,在調整自由行程時,可轉動偏心銷使推桿的軸向位置改變,而使自由行程改變。推桿向踏板方向移動,可使自由行程增大;向總泵方向移動可使自由行程減小,調整完畢后將鎖緊螺母鎖緊。
2.7其他
制動器的制動鼓與制動蹄片間隙不當,制動鼓與制動蹄片接觸面過小,制動蹄片質量不佳或沾有油污,制動蹄片鉚釘松動,制動鼓溝槽磨損或失圓,制動時變形等。
2.7.1制動器的檢修先進行路試,路試車輛時,觀察各車輪的制動情況。若個別車輪制動不良,則應檢查該車的制動軟管是否老化,摩擦片與制動鼓間的間隙是否不當,摩擦片是否有硬化、油污、釘外露現(xiàn)象,制動鼓內(nèi)壁是否磨損成槽溝,摩擦片與制動鼓的接觸面積是否過小。
2.7.2 解決方法
2.7.2.1 制動鼓的常見損傷主要是工作表面的磨損、變形和裂紋,若有裂紋,予以更換。
(1)制動鼓內(nèi)孔磨損與尺寸的檢查:首先檢查制動鼓內(nèi)孔有無燒損、刮痕和凹陷,若有可修磨加工,并用卡尺檢查內(nèi)孔的尺寸。用工具測量內(nèi)孔的不圓度,超過極限值予以更換。
(2)制動鼓內(nèi)圓工作表面對旋轉軸線的徑向全跳動誤差檢查:制動鼓圓度、圓柱度、徑向全跳動誤差超過規(guī)定時,應對制動鼓進行鏜削,鏜削后的制動鼓內(nèi)徑不能超過極限值,同軸兩側制動鼓的直徑差應小于規(guī)定值。
2.7.2.2制動蹄、回位彈簧、固定彈簧及支撐銷的檢查。制動蹄的常見損傷形式為摩擦片的磨損、龜裂、制動蹄支撐孔的磨損等。
(1)制動蹄襯片厚度檢查:用卡尺測量制動襯片(摩擦片)的厚度,其鉚釘頭與摩擦片表面的深度不得小于1mm,以免鉚釘頭刮傷制動鼓內(nèi)表面。未拆下車輪時,可從制動底板的觀察孔中檢查制動蹄片的厚度。
(2)制動蹄襯片與制動鼓接觸面積的檢查:將制動蹄襯片表面打磨干凈后,靠在制動鼓內(nèi)表面上,檢查二者接觸面積應不小于60%,否則繼續(xù)打磨襯片的表面。
(3)支撐銷應無過量磨損,螺紋應完好,制動蹄支撐孔與支撐軸的配合間隙不大于0.40mm,且轉動靈活無卡滯。
(4)固定彈簧和回位彈簧相鄰兩圈的間隙不得過大,當過大時說明彈力衰退應換新件。
2.7.2.3 制動分泵體與活塞的檢查。首先應檢查制動分泵體內(nèi)孔與活塞外圓表面的燒蝕、刮傷和磨損情況,然后測出分泵體內(nèi)孔孔徑、活塞外圓直徑,并計算出活塞與泵體的間隙,必要時予以修復,反之更換。
3結語
綜上所述,叉車液壓制動系統(tǒng)制動發(fā)生故障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防止液壓制動系統(tǒng)故障的發(fā)生,就要正確使用液壓制動系統(tǒng),根據(jù)相關的標準來對制動系統(tǒng)進行調整,做好定期的維修養(yǎng)護工作,使叉車處在正常的使用情況,保證叉車安全性能的同時,也保證駕駛員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李克忠.對工程機械液壓系統(tǒng)污染控制的建議[J].液壓氣動與密封,2012,(9).
[2]田原,溫躍清,余建福.叉車液壓動力制動系統(tǒng)常見故障分析與排除[J].起重運輸機械,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