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借生物課堂讓學生了解生命的珍貴和美好,能夠讓學生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關鍵詞:生物教學;生命教育;實踐探索
一、在初中生物課中開展生命教育的意義
生命教育的基本理論是指引導學生關愛、敬畏、珍惜生命,提高學生面對生活中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增強生活的勇氣,培養責任感和社會歸屬感,完善人格,獲得健康和諧發展。現在初中生多為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嚴重,甚至有部分患有隱性的自閉癥、憂郁癥,對于個人與社會未來的發展形成障礙。生命教育能夠通過對生命本身的描述和解析,引起學生內心對生命現象的共鳴,激發對生命、生活的熱愛,從而對人生充滿信心。
二、初中生物課中開展生命教育的實踐探索
1.認識生命共同體
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上,第一章就是認識生物圈:讓學生認識生物、認識生物所處的生存環境。發現生命,認識生命多種多樣的存在形態,大到藍鯨、大象,小到三葉草、大腸桿菌,這些都是生命,都具有生存的意義和空間;通過生物存在的外在環境,加深對生命外在“張力”的理解,將整個生態系統都視作一個“生命共同體”,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對待所生存的自然環境。通過生命教育的方式,讓學生從了解自己(人類)在生物圈中所存在的位置,為了生存,自己(人類)從自然中獲取到什么?又為自然奉獻出什么?這樣反復思考,讓學生將自己作為生態系統中普通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而產生對自然敬畏和熱愛的感情。
2.懂得珍愛生命
新課標教材中,實驗探究性課程明顯增加,生物學更側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不管是“動物與造型藝術”中對魚類鰭、鳥類翅、獸類蹄等的觀察,還是“深入黑猩猩家族”中對動物社會行為的研究,都對學生形成一種思維導向:完善生命科學的方法唯有親身實驗。在進行生物實驗時,要怎樣對待實驗動物,是生物老師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例如,研究魚鰭的作用,傳統的實驗方法是將實驗用魚的魚鰭剪掉,觀察魚的運動狀態。由此,創新教學方法,既能夠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又不需犧牲眾多實驗動物的生命這一問題亟待解決。對此,筆者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將魚的魚鰭用膠水黏住,使其在一定時間內無法擺動,讓學生觀察魚的運動;然后通過視頻播放傳統的實驗方法,再深入介紹魚鰭的作用;在課程最后,讓學生思考筆者這種實驗做法的利弊,并點出“珍愛生命”這一命題。
3.學會尊重生命
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平等,學會尊重生命,是生物學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學習“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一章時,充分讓學生認識到植物存在的巨大意義,讓學生看到生命構造的嚴謹和精致,生物圈的復雜和平衡,從而生發出對生命的敬畏、對大自然的敬畏。在學習這一節時,筆者播放了一部新出的電影《雪國列車》,電影中列車內自成系統,構成一個平衡的生物圈,人類作為平衡生物圈的一部分,人口受到嚴重控制。通過電影,讓學生了解到現在人類生存的生物圈的寶貴和不可替代,了解到生物生存所必然要遵從的生命規律,了解到尊重生態環境不僅是對生物的保護,同時也是人類生存的保障。在對生命的敬畏中,學會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不僅要愛護周圍環境,更要學會愛護自己。
4.呼喚善待生命
無論是對生物圈、動植物的學習,還是對人類生理的認識,生物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善待生命。通過喚起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從而善待生命、善待自己。呼吁學生善待生命,要從教學中的一點一滴做起。比如,在實驗課上對實驗動物的保護(盡量少使用實驗動物,盡量不傷害實驗動物,盡量避免或減少傷害);對社會上動物放生的考慮(是否與現有的生態系統相符合);對周圍生命(草叢中的小草、燈前的飛蟲、飄落的柳絮)的觀察和保護,這些都是善待生命。通過生活中的“小事”,折射出對生命的尊重。再通過組織學生到動物站做義工、自己養植花草等“課外作業”,讓學生在發現生命美好的同時,也感知到生命的脆弱。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善待生命、善待自己。
三、生命教育的反思及應注意的問題
真正滲透生命教育的理念要從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質出發。首先是“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學會“掌控”課堂和學習;然后通過介紹各種生命現象、生命本質,讓學生從科學的角度認識生命,認識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和精妙,由此引發對生命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尊重;最后完成情感的升華,從熱愛生命、尊重自然向善待生命延伸,讓學生通過自己感受生命的堅強與脆弱,深化對“珍愛生命”的認識和感悟。其間教師再從旁加以引導,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悟生存的意義和生命的可貴,從而加倍珍惜生活、珍愛生命。
在生物課堂上滲透生命教育,不僅能幫助教師更快找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的“點”,而且能夠讓學生在加深對生命認識的同時,印證自己生存的經驗,完善自身。在進行生命教育時,教師要讓學生完全沉浸到對生命的感悟之中,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端正對待生命的態度。
參考文獻:
[1]孔靜.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如何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感悟生命的美好[J].考試周刊,2013(55).
[2]李廣平.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3(9).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