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體育不僅僅擔負著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的責任,還擔負著提升學生品德素養的責任。初中體育中的德育內容能夠磨煉學生的意志,促使學生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為了進一步強化初中的德育工作,從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學內容入手,分析體育教學對德育工作的推動作用,并提出幾條建議,以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力求找到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可靠途徑。
關鍵詞:初中體育;德育優勢;德育教學
德育工作是初中體育的一個工作目標,也是初中體育教育的重要工作方面。體育能夠提高初中學生的健康觀念,使學生通過日常的體育訓練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和體育技能,同時還能夠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礪練堅強的意志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質,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德育工作與體育工作同樣重要,因此,需要以體育教學為基礎,發揮體育教學的優勢,推動初中德育工作發展。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優勢
1.德育內容的重要目的和內容
在青少年成長教育過程中,品德教育是教育中的首要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內容。因此,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品質道德,是所有學科教育應當考慮的問題。初中學生德育的重點內容是要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學生的完整人格。在青少年初期,對學生進行的教育主要是啟蒙教育,但是初中學生已經形成了基本的認知觀念,要讓初中學生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就需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強化對學生道德觀念和人格素質的培養,要讓學生在德育工作中糾正錯誤的做人處事觀念,樹立更加積極向上的觀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意識。德育工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讓青少年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法律道德觀念,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自覺主動性,讓學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基本規則。
2.體育教學中德育內容體現的優勢
認識和理解德育與體育教學的關系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推動德育工作發展的前提。德育教學重在對學生內心世界的影響和教育,體育教學則更強調對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觀念的培養。德育是學生做事做人的內在影響因素,也是學生進行日常生活學習的指導思想,體育教學工作是外力,是學生進行的一種實踐活動。實踐活動能夠對學生的主觀認識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甚至能夠促使學生轉變生活和學習態度。
初中體育能夠在外在環境的影響下,發揮動態教育優勢,以運動作為核心,以體育練習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發揮體育鍛煉對學生身體、心理的作用力,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既能夠進行體育鍛煉,又能夠進行腦力思維,充分融合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作用,利用實踐活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以行為培植思維,以思維引導行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發揮體育活動的實踐功能,并將知識學習、技能訓練、道德培養、人格塑造結合在一起,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另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挖掘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內容。例如,學生的集體活動蘊含著豐富的社會環境因素,因此可以利用這種環境影響學生的社會思維。在體育教學的合作互動中,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對待團隊合作和成員失誤,讓學生在體育競技活動中學會如何正確對待錯判和漏判等。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工作不是簡單的喊喊口號,也不能只是做做書面上的文章,而是需要以體育實踐推動德育工作開展,以德育工作促進體育工作的進步。
3.體育教學中發揮德育優勢的重要意義
體育教學活動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其能夠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也能夠磨煉學生的意志,能夠促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掌握更多的與人相處的經驗。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發揮德育優勢,滲透德育教學思想,是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利用體育實踐活動對人的作用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意識和組織紀律觀念,以體育教育為載體,進行德育工作的滲透,提高體育教學任務的可實現性。
二、發揮初中體育的德育優勢,強化德育工作的措施分析
1.利用常規課堂模式,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要求
常規課堂活動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方面。教師要善于利用常規課堂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教師可以制定出課堂教學的規則和紀律,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遵守這些規則,提高學生的文明程度,強化學生的紀律觀念。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每節體育課上課前堅持師生相互問好,提高學生的尊師重道意識,縮小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和諧師生之間的關系,既讓教師注重自身的師德師風,讓教師主動關心和親近學生,也讓學生尊敬教師,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教師也要通過隊列訓練,提高學生的紀律觀念。教師要制訂出一套隊列口令,讓學生能夠遵守體育教學中的規則,做到按令行事,提高學生的精神面貌。通過課堂的常規訓練,讓學生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提高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規則性,讓學生在較為嚴格和有體系的課堂環境中進行體育訓練,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使學生形成習慣,提高學生對自身的自我要求,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結合體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性格、品質
初中教學活動中有很多的教學項目能夠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強的意志品格。例如,田徑教學是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田徑教學能夠讓學生形成不怕苦、不怕累、堅強拼搏的精神,能夠磨煉學生的意志,讓學生挑戰自身的極限,能夠促使學生形成堅韌的品質。初中學生往往無法對田徑訓練活動產生興趣,其對田徑訓練有著極強的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首先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要利用德育思想,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能夠從團結協作的過程中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同時,教師還可以播放體育賽事,讓學生感受獲獎的激動心情,從而提高學生的愛國意識和對體育的熱情。體育教師要努力挖掘體育教學中的教學素材,通過教學本身蘊含的思想因素,激發學生的正能量,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3.積極進行教學評價,提升學生訓練的積極性
體育教學是師生進行互動的雙向交流活動,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通過體育訓練產生共鳴,也能夠在體育活動中形成心理上的認同感。教師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認真觀察學生的反映,從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并利用這些機會對學生進行行為上的糾正和評價。教師要利用積極的、正面的評價,鼓勵上進的學生,也要對積極性不強的學生進行引導,要疏通學生之間的矛盾,減少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畏難情緒,同時通過心理的溝通與交流,提高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讓學生從教師身上學到更多做人的道理。
德育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一個教學目標。體育教師作為德育工作的領路人,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以身作則,提升教學觀念,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教學材料和教學內容,發揮體育教學的行為引導作用,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磨礪自身的品質意志,在體育活動中形成更完善的人格。
參考文獻:
[1]謝金蘭.淺析在體育教學中如何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
[2]楊友彬.讓初中體育教學綻放德育之花[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
[3]張曉東.淺淡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2012.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