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課程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很強的適用性。與此同時,很多學生都向學校反映過生物課程太抽象,很難理解,并且生物課程中概念知識很多,經常分不清楚。針對高中生物課程出現的問題,從引入先進學習方法、教育方法等方面進行論述,以此提升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生物;層次劃分;學習工具
概念圖的理念最初源自美國康乃爾大學一個研究計劃當中,這個計劃主要研究的是學生在校12年的知識結構變化。概念圖的開發和建立是以奧蘇泊爾教育心理學為準的。
一、概念圖的特點
1.概念圖理念是按照層次劃分的
概念圖中含義最廣泛的概念知識在最頂端,然后根據含義的明細和概括性逐層排序。一個特殊知識領域的概念圖層結構主要根據這個知識的應用背景和要求確定。所以說建立概念圖最好是以某個需要解決的特定問題為基礎,或者是通過概念圖的繪制讓我們了解需要的知識。
2.概念圖中包含很多具體實例
概念圖當中會出現多種多樣的實例,這些實例可以幫助我們清晰地了解其概念和定義。在繪制概念圖的時候,列舉實例的有效性和意義性越多越好,因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繪圖者對于這個知識點的認識非常深刻。
3.概念圖中的交叉連接
交叉連接反映的是概念圖中每個概念之間的相互聯系,利用交叉連接能讓學生知道每個知識是如何產生的,是如何發生關系的。在創新知識的時候,交叉連接可以非常準確地反映出思想者思維的跳躍性。在高中生物課程中,每個概念知識都不是獨立存在的。一個概念很有可能和多個不同的概念產生一定的關系,之后才會體現出它的意義所在。概念圖的繪制反映了每個概念之間的相互性和層次性,也就是說,通過概念圖可以知道每個概念之間的縱橫聯系,在此基礎上就會形成一個知識網。
二、概念圖的應用
1.概念圖的主要作用是組織教育課程的內容
在制訂高中生物教育課程的時候,概念圖可以發揮出獨特的作用。概念圖可以通過簡便的關系網形式表現出需要講述的概念知識和知識產生的原理關系。有意義的學習可以把新知識歸整到過去已學的知識結構當中。所以說,在規劃教育課程的時候,教師需要建立一個較大的概念圖結構向學生展示這個課程需要學習的所有分支內容,然后通過大量小型概念圖的形式對每部分的內容進行具體的論述。這些小型概念圖都是大型概念圖的分支,也是整個教育過程中的組成部分。教師在教育的時候通過規劃概念圖,讓自己和學生對本節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而且在教育的時候教師要注意把握概念知識的主次關系,避免出現漏講知識的現象。
2.概念圖可以是學習工具
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利用概念圖整合自己學習過的知識和內容,并且概念圖還可以幫助學生整合整個學習內容和跨學科內容。概念圖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提供可視性的概念性圖表,并且這種圖表信息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這種圖表信息還可以隨時修改。
3.概念圖也可以作為評價工具
概念圖除了可以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還可以為教師提供一定的反饋信息。概念圖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評價學生知識結構的變化和學習程度的高低。具體的實踐方法是:在課程開始教育之前繪制概念圖,主要目的是檢測學生對先前知識的把握程度和理解程度;然后在課程進行的時候繪制概念圖,通過先前概念圖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學生知識結構的變化;最后在課程結束的時候繪制概念圖,就可以看出來學生學習知識的整體結構變化。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引入“概念圖”教育模式,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諸多的方便,但是這樣的教育方法并不是萬能的,因為概念圖教育模式的利用只是為教育模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手段。現階段教育界曾經流傳過這樣一句話:“合適的就是最好的。”我們在進行教育活動的時候,更需要遵循這樣一個道理。教師在選擇教育模式的時候,從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和教師自身的教育水平出發,制定選擇合適的教育模式,只要堅持這樣的教育理念,不但可以提升教育的質量,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就能夠產生對應的教育效果。但是不能盲目濫用,教師在使用的時候應該準確把握時機,適當的教育內容運用適量的概念圖,才可以起到積極的影響。如果過量使用,會讓學生產生依附心理,這一點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發現在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圖,圖形表達的內容可以非常直觀地展現在眾人眼前,還可以傳遞很豐富的信息。隨著時代的發展,將概念圖教育方法應用到高中生物課堂教育中,可以把生物課程中的理論知識簡單化,并且將每個知識點的內容很好地串連在一起,極大地提升生物課程的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敏.概念圖在高中生物復習總結中應用的初探[J].寧德師專學報,2011(1).
[2]王源.例析概念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0(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