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要想了解其存在的奧秘,就得讓學生通過學習語文去探索其中的瑰寶。語文教學的成敗會直接影響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只要語文教學能夠讓學生充滿期待、富于啟迪、開拓思維、豐富想象,就可以對傳承中華文化起到深遠的作用。但是在現階段,語文教學的方式不斷折磨著當代學生,枯燥的語文課程讓學生對語文課本失去興趣,對語文課堂充滿厭倦。
關鍵詞:情境教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
什么是情境教學法呢?情境教學法事實上是教師通過自身的實際經歷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課本進行有目的、有效率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將學習知識的過程通過情境再現或者情境表演展現出來,進行有效的教學,做到師生互動,從而讓學生感覺到在語文課堂上不但沒有絲毫壓力,而且還會有一種輕松感。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更能夠提升教學效率。
一、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語文是一門開放性學科,同時也是充滿歷史性與時代性的學科,它既對歷史有傳承與總結,也對當今起到啟發和教化作用,所以想要了解中華文化就要從學習語文開始,而語文的教育發展也是對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通過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夠增長學生的見識,還能拓寬學生的視野。在語文課堂上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應該寓情于景,引領學生主動去探索或合作探究語文世界的奧妙,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在課外,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任務,要求他們進行知識的預習演練,讓他們按照自身的理解,把課本上所描繪的畫面進行現實化,激發學生對語文的深入研究探討,從而開拓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討,形成不一樣的思想意志,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現狀
1.只為教學結果,情境創設過于牽強
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師只是單純為了大綱的要求而在課堂上加入情境教學法,不是因為情境教學法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去運用,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只是一味追求與時代接軌,盲目應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其次,在利用情境教學時沒有很好地結合課本知識創設場景引導學生。創設的場景偏離課本中心,情境設計過于簡單或者隨意,只要是語文知識教學就用情境教學法,根本不考慮這種知識用情境教學法究竟合不合適,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謂的情境教學法,只是一個面子工程般的教學,嚴重脫離了教學實際。
2.情境不相容,教學中缺乏必要的情感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其目的是在創設的合理環境下融入必要的感情,使學生真正明白知識的實質情感是什么,這樣才會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深刻的印象,才會使學生只要一感受到這種情感就會聯系到這方面的知識。在情境教學法中必須既要有情,也要有境,境服務于情,即使場景創設再怎么好,如果沒有體現課文的中心思想,沒有體現其中的感情,就只是一出木偶戲而已,根本體現不了真正的文章實質,當然脫離情而說境,也就必定會造成一種曲解文意的結果。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運用情境教學法是為了讓學生可以主動融入教材所設的情境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情境教學法才是真正意義上情境教學法。而前面所說的情境不相融的情境教學法只是一種門面功夫,根本沒有實質的效果。
三、如何將情境教學法合理運用到初中語文教學中
1.善于運用不同的情境教學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所涉及的文體是多種多樣的,并不是所有文體都適合運用情境教學法。對于擁有豐富的思想感情,且有美感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的作品,就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在情境教學法的運用上,一是要根據不同體裁、不同內容、不同特點的課文,采取不同的情境教學法,做到合理創設情境。常見的情境教學途徑有:利用圖畫,再現情境;利用游戲,展示情境;利用表演,體會情境;利用音樂,渲染情境;利用故事,描繪情境;利用實物,演示情境;利用問題,創設交流情境等。二是教師必須要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充分發掘其中的內涵,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三是在設立場境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運用情境來啟迪學生的心靈,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把握學生的心理,這樣才會達到教學所要的目的和效果。
2.實現情境相融
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對于外部環境的影響非常敏感,很多時候教師所教授的東西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以后的習慣的。情境教學法很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了文章的情,優美的、底蘊深厚的文章的閱讀,都是讓學生養成有素養的人的開始。啟迪學生的心智,豐富他們的情感考驗,根據文章中的情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進行現實化的演繹,會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不一樣的情感,同時也會讓學生感受到社會的現實狀況,這樣才是真正的情境教學法。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上具有廣泛的發展空間,并且應該合理使用。只有正確運用情境教學法,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活躍語文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讓學生學會如何與人合作與交流,對學生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從而大大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李貴芳.論初中語文情境教學的應用[J].學周刊,2011(3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