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實現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學課堂上,化學實驗使化學的學習更有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很多學生喜歡化學就是從喜歡化學實驗開始的。看到某種化學實驗的現象,就想到去探索原理,也培養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學生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流程就是發現現象,探索原因,了解生活生產的應用,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化學實驗的基礎上。在平時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借助新科技、新媒體可以使很多傳統方法不能做到的實驗成為可能。新課程改革要求做到有效教學,利用多媒體可以使化學實驗更有效,從而使化學課堂也變得更有效。接下來從我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一些經驗,談談化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借助多媒體,使化學課堂上的化學實驗更有效。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動畫模擬
化學是一門解釋微觀世界的學科,在化學課堂里,我們要讓學生對于化學里面的原子、離子、電子等微觀粒子進行了解,這些讓學生抽象理解比較難,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空講,讓學生去想象,頂多配一些圖片掛在黑板上輔助教學,這樣效果不是很好。如果利用多媒體制作實驗模型,而且是動畫模型,學生就能一目了然。
例如,在講離子鍵的形成過程時,以氯化鈉的形成過程為例,空講學生很難理解,我們利用多媒體制作一個簡單動畫,演示鈉原子里面的電子逃到氯原子里面去了,從而使鈉原子變成了鈉離子,氯原子也變成了氯離子,它們結合形成了氯化鈉。這樣把抽象的理論轉化為直觀的實驗模型,學生就很容易理解。還有如講解原子結構,原子里面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而原子核又有質子和中子,原子核體積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電子圍繞原子核做高速運動。這些知識只是給一張圖片很難給學生講清楚,學生憑空想象增加很多負擔。我做成一個簡單Flash,剛開始一個氘原子,然后點擊它一步1000倍一步一步放大,最后出現電子圍繞原子核高速運動畫面—電子云,停止就是一個電子,再點擊細小的原子核,1000倍放大,顯示原子核內部的質子和中子,這樣學生一目了然,生動形象,不用太多講解學生就自己明白,簡單的一個動畫模擬實驗,使學生輕松掌握,學習變得高效,化學課堂變得高效。
二、利用多媒體、攝像頭,光學放大演示實驗
在平時化學課堂上做演示實驗,教師在講臺上操作,學生在下面觀看,一個教室幾十人,很多學生因為距離較遠或者角度不同,很難觀察清楚,這樣演示實驗的效果就不盡如人意,有時實驗完了問學生什么現象,可能只有前面幾個學生能回答出來,后面學生只能由前面學生的回答來了解,這樣效果不是很好。利用多媒體,我們可以把實驗過程像視頻直播一樣把實驗過程投影到大屏幕上,這樣可以使全班學生都可以看到,沒有死角,效果明顯改善。
例如,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實驗時,原先我直接演示,學生觀看,可是教室后面的學生看不見,我改進了方法,把實驗器材墊高,可后面學生由于較遠還是看不清楚,有沒有氣泡都無法回答,后來我在電腦上插一個攝像頭,直接把實驗裝置和過程投影在視頻上,這樣效果很好,全班沒有死角,實驗現象很明顯,上課效率大大提高。
還有很多演示實驗效果不是很好,如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比較,氫氧化鋁的性質都可以利用視頻直播方式進行,并且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慢放,這樣可以使學生充分看明白實驗現象,使實驗的效率大大提高,課堂教學也得到優化。
三、利用多媒體,使不可能實驗變成可能
把課堂不能演示的許多實驗,比如有毒的、有危險性的實驗通過在實驗室操作,然后錄制視頻,在課堂上直接播放視頻的形式演示出來。
如,講解元素周期律時,元素的金屬性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而呈現周期性變化,這個知識點很抽象,用言語表達也無法讓學生很明白,我們可以用鋰、鈉、鉀、銣、銫與水的反應視頻比較,現象非常明顯,一個比一個劇烈,鋰與水反應較緩慢,而到銫遇水就爆炸,說明金屬性一個比一個強,這樣學生的印象很深刻,也不用老師過多的語言解釋就可以得出結論,金屬性同主族隨著核電荷數的遞增而遞增,而且學生不用死記硬背就把這個規律牢牢記在腦海中,這樣使抽象的理論轉化為直觀的實例,使學習難度大大降低,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還有“鋁熱反應”,現象非常劇烈,也無法在教室完成,給學生觀看視頻印象深刻!
四、利用數字感應技術,設計一些直觀實驗
在中學化學實驗中有一些實驗比較復雜、繁瑣,我們可以借助數字傳感技術,大大提高實驗效率,還可以使一些不可能的實驗變為可能。
總之,科技在進步,我們的教學理念和手段也要進步,在課程改革過程中,要學會利用更先進、更前沿的科技服務于教學,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使化學課堂變得更高效,同時使學生了解更先進的科技。
參考文獻:
[1]紀彩萍.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及思考[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
[2]朱蓮英.多媒體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D].西北師范大學,200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