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課能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和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研究過程,通過科學技術和科學技能的熏陶,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活動中,學習是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對知識、內容的構建過程,就是說,知識不能簡單地由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它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主動地加以構建才能獲得。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與實踐過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關鍵詞: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現狀;應對策略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深化教學改革就是要打破傳統的教學套路,構建以學生主動參與,師生雙向互動,探究創新為主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做課堂的小主人,積極參與到學習交流中,新型的教與學的關系對于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關于農村初中物理的教學現狀以及如何具體應對的措施進行探討。
一、農村初中物理的教學現狀
1.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降低
如今,有很多教師都不能夠擺脫傳統的教學方式,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課堂上實行傳統的滿堂灌方式,只是單方面地講解相關知識點,至于學生是否能夠系統高效地接受知識點,老師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除此之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追求升學率而實施題海戰術,造成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壓力大、忽略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心理發展規律,從而扭曲了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導致課堂上學生睡覺、閑聊、不聽課和玩游戲等現象頻發。
2.參與式教學太過形式化
近年來,國家一直鼓勵進行學生參與式教學的政策,有很多學校也努力去改革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大力推行學生參與式教學的政策,但是欲速則不達,有些學校難免會急功近利,導致學生參與式教學太過形式化。學校可能只注重教學方案的推行,在教學方案實行后的反饋工作做得不到位,不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從而改善教學方案。
3.在體現學生“自主”方面有所欠缺
現如今的課堂教學,教師往往先以啟發式的方式提出問題,提出問題后很快就會以暗示性的語言迅速把學生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到教師設計好的標準化路線上來,迅速指向標準答案,這樣就使學生的“自主性”完全被扼殺掉,而且被動跟著老師走,使學生漸漸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或者說不愿意獨立思考,這對于學習物理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危機,久而久之,學生極有可能失去學習物理的熱情。
二、優化初中物理教學的應對策略
1.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性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特征:(1)自主性:具體表現在學生具有獨立的自主意識和明確的學習目標,通過一系列自主的學習,積極把書本上介紹的科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并且能用于實踐;(2)能動性:主要表現在學生能夠主動地運用自己的知識和認知結構,去吸收、改造、加工新的客體,將所學的新舊知識進行重新組合;(3)創造性:創造性強調的是人格,是性格上的品質,即強調創造性的態度和創造性的人,而不是其成就。
2.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
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強烈的求知欲、熱愛物理學科的情趣,帶領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奧秘,運用物理本身的魅力去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要從教學效果出發,注意廣泛收集物理學科的最新成果,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包裝,隆重地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同時還可根據學科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注意物理學科知識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實驗法、談話法、調查法、文獻法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中解脫出來,進行自主式、研究性學習,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3.合適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教師的責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學生學,要遵循“先學后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當堂訓練”的理念。即:教師先簡明扼要地出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給學生提出思考題,規定自學內容,確定自學時間,讓學生完成自測題目,然后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運用互動式的學習模式,對于自學中的問題,教師進行通俗有效的解釋,然后讓學生通過一定的時間和一定量的訓練,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對學習重、難點內容的運用與理解。
4.落實學生參與式教學的措施
學校應該將每一個教學方案都落到實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抽查了解,對于學生出現的學習問題及時解決,并且對現有的教學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再者,學校應該定期對老師進行專業培訓,提升老師的專業素質,更新其教學觀念和教學理念。除此之外,學校也應該派遣有資質的老師去其他有聲望的學校進行溝通交流,學習先進經驗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完善自己學校參與式教學的教學方式。
新課程物理教學突出學習的過程,注重探究式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自身的潛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使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智力活動像節日的禮花那樣動人,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事實證明只有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構建出“學生主動參與,師生雙向互動”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石伍城.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新課程:上,2011(9).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