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體育歷史文化底蘊、競技體育體制、東西方人種的生理學和社會學影響、學校體育學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運用等方面對中美兩國競技體育進行比較,為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提出可參照性的比較以及某種方式和程度上的借鑒。
關鍵詞:歷史文化背景;教育體制;人種差異;科學技術
在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躍居金牌榜第2位。超越了老牌奧運強國俄羅斯,緊逼當今霸主美國,實現了中國參與運動會取得優異成績的歷史性突破。美、中、俄三國爭雄奧運的新格局越來越突出,未來中國整體超越的對手將鎖定美、俄兩國。此屆奧運會上,美國共獲得35枚金牌,占奧運301枚金牌的11.63%,排名第1;中國獲32枚,占金牌總數的10.63%。因此,很有必要就中美競技體育做一詳細的對比,為21世紀前期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一、中美兩國體育思想的歷史文化背景
中國的歷史文化深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響,儒家思想自漢代以后一直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它對我國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體育也不例外。歷史上的中國體育從體育思想、體育制度到體育內容、體育方法都潛移默化地受著儒家思想的制約。我國體育主要體現運動主體——人的修身養性和內部完善。把從事運動的主要功能理解為對人性的修養,不提倡那些對抗激烈并有很強競技意識的體育項目,從而使角抵等產生于戰爭需要的對抗激烈的體育項目逐漸改變為以禮儀和娛樂表演為目的的藝術形式。美國體育倡導“更快、更高、更強”,處處都體現著高競技、高對抗的特征。一些帶有游戲性質的項目也逐漸發展成為現今的競技項目,如籃球。但是,美國乃至整個西方體育在強調高對抗、高競技的同時,忽視了體育的本質功能——健身強體。綜上所述,中國競技體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能技巧類項目。而美國的競技體育是以高對抗、高競技為特征,輻射并包含了幾乎所有的項群。
二、中美兩國競技體育體制對比
中國的競技體育管理體制是“舉國體制”。其初始意義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直接領導下的政府領導機構和社會體育組織相結合的”體育管理體制,屬于政府—社會結合型的管理體制。利用我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的特點,挖掘并充分利用豐富的體育資源,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通過統一的規劃調配布置來保證部分重點項目形成優勢。在國家和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下,競技體育訓練體制堅持“一條龍三級訓練體制”,即從業余體校到省隊再到國家隊的高度集中的訓練體制,保證了運動訓練的系統化和專業化。政府對體育的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使得整個競技體育系統的運行顯得尤為僵化,靈活性較差,難以調動下屬機構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中國實行集權型,而美國與之相反,采用分權型,分權型的主要含義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政府下設專門的體育領導機構,不直接或是低程度地參與全國體育管理,其管理權分散于社會各體育組織中。所以美國的競技體育能夠做到百花齊放,各類項目都能很好地開拓和發展。這一點可以從其參加奧運會的情況中得到充分體現。
三、中美兩國人種的差異性
中國人屬于黃種人,人種的體格差異主要受生態環境的影響,越是生活在溫暖潮濕地區的人群,體格發育水平越低;越是生活在寒冷年溫差大和日照充足地區的人群,體格發育平均水平越高。我國地理位置處于亞熱帶和一部分熱帶地區,地理條件相對優越,又無太大寒冷刺激,導致整個民族身高較低,體重較輕。這種體格小的特點使其在絕對力量、速度等方面的素質處于劣勢。但中國人的運動天賦主要集中在靈巧、技能和心智的有關項目上。從歷屆奧運會中國運動員的成績特點看,其優勢集中在非對抗性的運動項目。美國是移民國家,人種成分多樣化,但主要以白種人和黑種人為主,從解剖和生理特點來看,黑人的軀干短,四肢長,重心高、臀部翹,關節靈活。上肢手大臂長,下肢的大腿粗,小腿細。肌肉發達,體脂少,肌肉呈長條狀。肌肉結締組織發達,肌肉貼著性能好,協調性能也好。黑人特殊的身體結構和生理功能對從事速度快、爆發力大,彈跳力強的項目有著先天優勢。從社會角度分析,美國黑人長期以來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大多數黑人很難找到理想的職業。黑人青年學生逐漸認識到從事競技體育是其獲得更好機會和改變自我地位的有效途徑。而當今日趨風行的金牌至上和體育商業化也為黑人擺脫困境及施展才能提供了一個廣闊天地。
四、中美兩國競技體育的科學技術運用
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依賴科技的進步,世界各體育強國都重視把先進的科學技術用于運動訓練。從某種程度上說,賽場上的競爭就是科技的較量。中國競技體育科技化受本國體育發展水平和經濟因素的影響,起步較晚,且發展速度較為緩慢,與之相關的科學技術研究也較為滯后,且科技的現實轉化率也比較低。近年來,我國已逐漸意識到科技運用對競技體育發展的重大促進作用,在自主進行體育科技研究的同時,善于借鑒國外先進的體育科技成果,并在此基礎上深化和創新,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由全國奧委會通過科技推動競技運動提高的決議,由此拉開了高科技成果在運動訓練中的廣泛運用。從場地器材、訓練手段、運動人體科學等全方面與科技緊密結合。
通過以上四方面的比較,中國和美國的競技體育在各方面都存在著差距,或者說美國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更切合世界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我國應該全面貫徹新時期奧運爭光戰略計劃,進一步優化戰略布局。充分發揮我國多民族的特點,把各民族鮮明的身體特征與競技體育項目特點相結合,深度挖掘各民族在競技體育中的先天優勢,拓展我國競技體育的選材。綜上所述,只有通過對我國競技體育自身演化發展的縱向比較,和其他體育強國的橫向比較,從而加深對我國競技體育整個系統的全面認識,并進行國際間的相互交融和自身機能上的重建,我國的競技體育才能在新世紀里得到新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張昕.第28屆奧運會成績公布[N].中國體育報:專版,2004(9).
[2]孫景儒.美國田壇黑人群體優勢的成因[J].體育與科學,1992(1):16-18.
[3]金瑞德.奧林匹克運動百科全書[N].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