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教學資源庫系統是一個媒體類型復雜、數據量大、動態變化的復雜系統,需要長期的建設和維護,因此整個系統必須具有一個良好的結構。學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最終目的就是為教學和學習服務的。資源庫的管理和應用應注意以下幾點:建立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以應用促發展。網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研究,把現有的教育資源與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完美結合起來,對實現優秀教學資源共享,為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實現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教學資源庫;資源管理;基于WEB
學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最終目的就是為教學和學習服務的,因而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功能上,首先都要以教學和學習的需求為第一要務。其次是共享性與開放性。網絡教學資源庫是以網絡為支撐環境的,網絡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性與共享性,所以在建設網絡教學資源庫時,應堅持資源庫的資源開放與共享的原則。
網絡教學資源庫系統是一個媒體類型復雜、數據量大、動態變化的復雜系統,需要長期的建設和維護,因此整個系統必須具有一個良好的結構。
一、學校資源庫功能設計與實現
資源庫包括:日常教學用的課件;為滿足教學需要而在網絡上搜索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素材庫;教學過程的教案、課堂實錄;學校自主開發的教育、教學資源等。所有資源庫都基于WEB技術開發,所有操作均通過WEB瀏覽器進行。采用多媒體數據庫技術,實現對文檔文件、圖片文件、動畫文件、WEB網頁文件、PPT格式文件等多種格式存儲與管理。
資源庫的應用實現權限分配和分級管理,有管理員級和用戶級,用戶必須先注冊后使用,可以通過WEB管理員登錄,實現遠程管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實現信息傳輸的網絡化,使用者可以通過校園網上的每一臺電腦上傳資源,描述信息與文件一一對應,所有資源均可進行在線預覽,提高用戶選擇資源的效率;資源檢索設計多種查詢方式,可以按學科、格式、類型進行樹狀目錄查詢,還可進行關鍵詞查詢,檢索的結果可在線呈現;設計個人收藏夾功能,可形成個人資源中心,在任何類目下,用戶均可以直接添加資源。
用戶資源上傳功能,可采用基于WEB的上傳方式和通過FTP的傳輸方式。上傳資源時設置臨時上傳目錄,教案、課件、試題庫是教學資源庫的主要組成部分,按學科分類存儲,這些資源經過管理員審核后才可進入正式庫,管理員可以對課程資料、學科資料和素材用途資料進行管理,增減、編輯、修改相關條目。素材庫資源中圖片格式的素材利用審核工具直接進入數據庫服務器,同時生成一個供預覽的縮微圖片;聲音、動畫、微視頻素材如果是流媒體格式文件直接進行審核入庫,素材特征說明的描述信息隨素材一起入庫。視頻資源主要設一些課堂實錄、名師講堂等,基于視頻資源文件過大,上傳費時,所以只允許管理員添加。
充分利用FTP功能共享教學資源。FTP的信息呈現方式是“資源管理器”,教師能夠很快掌握和使用。我們給教師建立了獨立的賬號和密碼,進入FTP后有屬于個人的網絡文件夾,方便個人在不同的教學場所使用文件;各共享文件夾用于教師之間交流文件,同時用于積累各種教學資源,方便備課組、教研組各成員交流共享教案、課件、學習材料等。
二、資源庫的管理和應用
1.建立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
教學資源庫的信息量大小,質量高低,除了與決策有關外,還與參與建設的各類人員的積極性、責任心和操作技能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建立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定期對參與人員的工作進行評價,以促進大家端正態度,提高認識。只要堅持不懈地執行,教學信息資源庫的建設才能形成規模,發揮效益。
2.以應用促發展
教學資源庫能否發揮效益,只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才能體現出來。因此,要想使教學資源庫建設得好,必須把它應用于教學中,不斷完善。采取多種形式,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利用和開發教學信息資源,促進教育教學資源與學科課程的有機整合,在教學應用中充分發揮資源的效益,并不斷完善資源庫建設。加強教師培訓,以應用促發展。
FTP的使用比較簡單,但信息的呈現方式只有“文件和文件夾”一種方式,為了能使資源的呈現方式更直觀,利用WEB方式發布信息是可行的方法,但是WEB資料的制作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大多數教師無法獨立完成,因此由各個教師上傳的資源,再由網絡管理員進行篩選和制作成WEB方式上傳,這樣就能有效地解決技術與集體智慧的問題。
總之,網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研究,把現有的教育資源與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完美結合起來,對實現優秀教學資源共享,為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實現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在內容上實現教學資源由支持以“教”為主向“學教并重”轉變;教學資源庫的應用實現了三個轉變:轉變教師傳統的備課模式;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基于網絡的教學資源在課堂中應用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傳統的學習模式,形成基于數字化教學平臺的自主學習模式。在這種環境下,通過研究,打造一個適合于教育教學實際的管理和應用平臺,使每位教師、每個學生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都能使用這個平臺進行教學和學習,以促進網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應用,進一步加快教育信息化的進程,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整體推進。
注:(此文系甘肅省“十二五”規劃課題《校園網的應用與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研究》的研究成果)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