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習題中都有已知條件,在這些條件中,往往有一些隱含的條件,由于隱含條件有一定的隱蔽性,學生遇到這些問題經常被忽略或感到困惑,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看題目的過程中,看懂看透題目并找出題目中的隱含條件,為正確解題提供保障。
關鍵詞:能力培養;仔細審題;認真分析
一、仔細審題
例1.勻速水平飛行的救災飛機,正在投放救災物資的過程中,飛機的動能_____,重力勢能 "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解析:學生見到此題都覺得很簡單,認為動能和重力勢能都不變,因為學生普遍認為飛機勻速水平飛行,所以飛機所在高度和速度都不變,故得出上述答案。此答案出錯的原因就是忽略了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在投放物資的過程中”,因為飛機在投放物資的過程中,飛機整體質量減小,因此飛機動能和重力勢能都減小。解決此類問題,教師一定要提醒學生認真審題,注意題中物理量的變化。
二、注意條件的改變
例2.燒杯內盛有半杯水,對杯中水均勻加熱,水的體積受熱膨脹,問杯底所受水的壓強怎么改變?(設水沒有沸騰,水的蒸發和燒杯的膨脹都忽略不計)
解析:這道題多數學生會錯誤地認為,燒杯里的水在加熱的過程中,因為水受熱膨脹,水面升高,根據P=ρgh,可知,水的密度不變,水的深度增大,所以得出燒杯底所受水的壓強變大的錯誤結論。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分析題中各物理量的相關概念。提醒學生水在加熱過程中質量不變,體積膨脹,密度是否改變?如果改變,如何改變?經過分析可知,水的密度隨溫度(4 ℃以上)的升高而減小,由于水的密度和水的深度都發生了變化,就不能用公式P=ρgh來分析此類問題。此題應該用公式P=F/S來分析,因水的質量不變,所以水對杯底的壓力不變,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水對杯底的壓強不變,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就能真正地理解這類問題。
三、認真分析,排除干擾
例3.同一物體沿光滑斜面OA、OB、OC,從O點靜止開始滑到底端。問物體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vB____vC____vA的關系(填“=”“gt;”或“lt;”)
解析:這是一道考查學生能量轉化的問題。由于受生活現象的困擾。學生認為斜面OB短而陡,物體從上滑下用的時間最小,所以vB最大,根本沒注意題中的“物體在光滑斜面上”的條件。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物體從O點沿不同斜面下滑時,能量是怎樣轉化的,因為物體沿光滑斜面下滑的過程中,物體的重力勢能完全轉化成動能。所以物體從三個斜面上下滑時動能相等,故末速度大小是相同的。
綜上所述,在物理習題教學中,應教會學生認真審題,仔細分析,弄清楚各物理量間的關系,逐步培養學生的心理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應用教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防止盲目亂套公式。教師采用合理的提示、正確的分析,既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