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下學習資料多如牛毛,各種參考書,各種復習書,各種試卷鋪天蓋地。學生和教師都非常迷茫,作業量大直接導致師生壓力山大。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花下去,往往事倍功半。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在日常英語課后作業的布置中,如何體現新課改“以人為本”的理念,使課后作業真正發揮其作用呢?這是每一位教師一直在苦苦思考的問題。一切有效的作業必須以學生喜歡為前提,否則全是無用功。因此教師要把做作業權交到學生手上,讓他們自豪地說:我的英語作業我做主。讓作業真正地發揮融會貫通知識點的橋梁作用。
關鍵詞:閱讀與背誦作業;翻譯作業;課時訓練作業;調查型作業
一、農村英語作業低效原因
語言學習首先要有良好的語境,要有充分的語言輸入,但農村孩子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少,英語學習啟蒙比較晚,錯過語言學習的黃金時間,而且,大部分學生的家分布在各個山旮旯,寄宿在學校的學生,學校也只有一個機房,不能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其次,要給學生設計有效的語言輸出環節,也就是平時的復習鞏固作業。背誦、作業本和各類試卷的內容枯燥、容量大、費時多,沒有針對性等令學生無比厭煩,甚至出現了大量抄襲來應付了事。英語作業環節的薄弱,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惡性循環,因此設計出系統的、省錢的、高效的精細化作業顯得非常必要。
二、農村新目標中學英語作業有效性設計的實踐
1.朗讀與背誦作業在英語學習中的神奇作用
朗讀和背誦作業既是預習作業也是鞏固作業,貫穿于英語學習的全過程。在英語早讀和晨讀時間,我給學生布置的朗讀作業包括: (1)single read, 自己跟錄音讀,然后通讀全文;(2)pair read,兩個一起讀可以互相糾錯;(3)group read, 四五成群有英語角的感覺,學習的氛圍濃厚,讓優秀的引領全組;(4)class read,整齊響亮,強化語感,有助記憶。每日背誦一篇美文,每周將背完的課文復習一次。背誦英語要講方法方能事半功倍。我采用快樂背誦法,共7個方法:
(1)“一口氣”背誦法;(2)“影子”背誦法;(3)零碎時間背誦法;(4)同聲傳譯背誦法;(5)想象背誦法;(6)賣弄背誦法;(7)聽寫背誦法。從七年級進校開始慢慢地開始教授這七種背誦方法。先用這些方法帶領全班同學一起背,檢測效果后再進行背誦作業布置工作。一開始老師要求學生給自己背誦,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糾正方法。但要在學生背完后糾正,中途不可打斷。給老師背既可以練學生膽量,又可以讓學生自發熟讀,從而達到語速和表達能力雙重提高的效果。學生熟悉之后,充分準備好背誦作業,語速很快,老師完全可以一個早自修讓全班學生背誦,之后可以培養學生助手輪流代替老師工作。
朗讀背誦作業發揮了作用,英語學習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背誦一旦掌握了方法,結合競賽的形式,適時表揚,給予展示才能的機會,激發興趣,就會使背誦成為每天早讀最開心的一件事,坐著背,站著背,排隊搶著背,比速度、比聲情并茂、比一氣呵成。
2.翻譯作業畫龍點睛,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交際必須符合語境,翻譯作為一種交際行為,絕不僅僅是詞與詞之間的翻譯。翻譯本身就是一種復雜的交際行為,翻譯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習者交際技能的過程。從這個角度看待翻譯,那么翻譯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它可以有效促進中學生的詞匯學習和記憶,幫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交際能力。
翻譯是學生最怕的作業,所以,學生要在熟悉詞語手冊上單詞的不同詞性、詞義、詞組、組型后,仿寫例句,最后完成老師布置的翻譯作業。因此,我布置從課文中的重點句型開始仿寫。
比如cost, pay, spend,take用法作業,僅背誦四者的通用句型是不夠的:
Sth costs (sb) money ; It costs (sb) money to do sth;
Sb spends time (money) on sth ;Sb spends time (money)in [on] doing sth;
It takes sb time (money) to do sth = It takes time(money) for sb to do sth ;
Sth takes sb time (money) to do ;Sb takes time(money) to do
Sb pay (money)for sth; pay sb money for sth; pay for sb ; pay sb
同句不同譯:The pen cost me five yuan. I spent five yuan on the pen. I spent five yuan buying the pen. It took me five yuan to buy the pen.I paid five yuan for the pen.
通過不斷反復地做以上的翻譯作業,不僅讓學生熟練用法,同時也操練了口語。在翻譯作業中幫助學生體會同義詞間含義的不同:(1)cost指付出代價(勞力、麻煩、精力、生命等)。(2)spend表示“消耗”“用完”。如:He spent great efforts helping me. 他費了很大的勁兒來幫我。(3)take表示需要人力(精力、勞力等)。
3.課時訓練作業當面糾錯,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
課時練習可以選著做,隨堂做,采用小組合作,互批等形式。在熟讀和背誦之后,寫作業堅決不能看,要憑記憶,可以出錯。但錯題必須在糾錯本上重做,要及時解決問題。
比如:七年級的學生常會造出I by bike to school 這種中式英語,通過糾錯,學生先對比課本例句,得出:I go to school by bike./ I ride my bike to school.會先自己找語言規律,或請教老師,了解英語五種簡句的基本結構。又比如: I very like my school!My hometown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通過糾錯,學生會了解到中西方文化表達方式的差異。I like my school very much!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my hometown.
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努力激活學生語言學習過程中內在的自我糾錯意識并提高其自我糾錯的能力,使之成為一種自覺行為,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主體,讓他們學得更輕松、更主動。
4.多媒體聽力作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英語歌、洪恩GOGO學英語,CCTV 10套的希望英語,這些節目都配有純正的英語,我適時指導學生收看,讓學生在欣賞生動的畫面、優美的歌曲的同時,感受地道流利的英語,不知不覺中他們自己就能夠跟著說起來,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因此被大大激發。聽寫作業的布置分為三種:第一種,整個單元單詞句子聽寫作業。第二種,對話聽寫。第三種,課文聽寫。聽寫內容一般只讀或放錄音3遍,教師應堅持做到:每堂必聽寫,每次必批改,每改必講評,每評必表揚。聽寫的結果直接反饋出聽寫作業的準備是否認真。因此聽寫結果必須專人記錄,這樣才能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向。掌握好聽寫的效率,或聽寫作業的設計變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聽力。
5.調查型作業
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Practice makes perfect!生活給了大家取之不竭的英語學習資源。因此,我把課外作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布置一些與學生生活有關的調查型作業,如:學習了I like th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句型后,可以讓學生做一個調查表,調查身邊的親人朋友喜歡哪些音樂。
首先可以讓小組以對話形式做調查,然后小組成員共同合作,整理成report如下:
We have a survey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Here are the results:
Most of the students like music that they can dance to . Because they think dancing is relaxing and exciting . Some students enjoy music that they can sing along with because singing makes them relaxed and happy. Only a few students think the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 is their favorite . In my opinion , the lyrics should be interesting and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小組成員在這樣的作業中,不僅開心地參與到現實生活中去,而且大家一起搜集、選擇、處理信息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每個學生的個人價值得以體現,分工合作、互相幫助的同時充分發揮語言本身的功能。
總之,老師要和學生一起努力,突破艱難險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設計出學生喜愛的作業,要讓大部分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成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成為一件有意思的事,可以與人大聲地用英語交流開玩笑,可以大聲唱出最喜愛的英文歌,可以看沒有中文字幕的大片了,最終做成一件有意義的事。
參考文獻:
[1]張敏.新課程需布置什么樣的英語作業.基礎英語教育,2008(2).
[2]徐麗娜.如何布置形式多樣的作業.基礎英語教育,2008(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