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東莞市的思品課程教學任務重,內容繁多。與此同時,有關部門把思想品德的中考分數(shù)按0.7折算,導致很多學校把思想品德學科邊緣化,把課程時間大大減少。內容多、時間少成了制約本學科教學的一個主要矛盾和障礙。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思想品德高效課堂的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此,我從夯實基礎,從整體上構建整個初中三年的知識體系方面談談我們的幾個做法。
第一,對中考思想品德能力的考查離不開基礎知識。“離開基礎知識談能力,無疑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復習時首先要夯實基礎知識。在復習中,我們根據(jù)中考要求,采用逐個知識點過關的方法,同時配合基礎性訓練,并輔以該知識點在歷次試卷尤其是近三年中考中出現(xiàn)的形式,對內對外發(fā)散聯(lián)系,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點在考試中怎么考,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于易錯點、易混點進行反復的呈現(xiàn)和訓練,讓學生采用雙色筆或便利貼的形式不斷地突出重點和難點。
第二,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始終堅持運用整體把握法。整體把握是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直接作用于感觀的客觀事物進行綜合、整體反映的過程。整體把握課堂要求我們在全面把握對象、時間、空間、內容、方法等基本要素,遵循教學原則,力求構建高效課堂。整體把握要求我們做到課課有歸納、有總結,有知識體系,打破框與框、節(jié)與節(jié)之間的知識點的界限,把握好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圖表復習法、線索復習法、發(fā)散思維復習法、歸納整體復習法等等。列舉我們的兩個做法:
第一種做法是在所有基礎知識的復習結束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程目錄,自己構建知識網(wǎng)絡。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整個教材所包含的模塊以及每個模塊具體包含的內容。通過構建知識網(wǎng)絡,學生能對所有知識進行熟練的掌握,在考試中遇到問題時,知道具體用哪個模塊來答題,知道該模塊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就可以全面地答題。基礎知識是學生做中考思想品德題的基礎,只有對基礎知識牢固掌握,深刻理解教材內容,才能提高思想品德分析的靈敏性,從而更好地答題。
第二種做法是采用整體把握考點的方法,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四個部分的考點。每當思考問題的時候,要求學生把腦袋中的考點從心理到國情部分進行搜索。實踐證明,如果一個學生能從整體把握考點的話,他的分析問題會更加全面,審題也會節(jié)約很多時間,面對問答題也更有信心。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