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新課程理念,合理利用生物實驗、多媒體、生物標本等形象直觀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一、通過直觀教學手段,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知識
形象直觀教學是進行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的重要手段。通過各種直觀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再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形成各種概念和原理。例如,在探究種子的結構時,學生在課前準備了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通過直接觀察實物,學生親自嘗試,討論、探究,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獲取知識,即理解了本節課的內容,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形象直觀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教學情境,能更好地觸發學生的好奇心,運用實驗、多媒體教學等,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一些微觀的現象,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再現,在細菌一節的教學中,細菌看不見、摸不著,感到抽象難懂,特別是細菌的繁殖,利用動畫演示,學生能直觀地感受到細菌的快速繁殖的能力。延展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培養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注意引導學生觀察、上好實驗課,讓學生親自動手切開浸軟的玉米種子,在剖面上滴碘液,發現一部分被碘染成藍色,一部分未被染成藍色,學生馬上提出疑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從中可以得出什么結論?生物實驗中充滿了發現的樂趣和未知的魅力,誘發學生產生探究生物現象的強烈欲望,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形象直觀教學手段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思考,在探究陸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一節中,學生觀察蚯蚓,經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體表保持濕潤,會產生疑問,為什么要使蚯蚓體表保持濕潤?通過積極主動的思考,進行討論、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得出了正確結論。結論的得出易于使學生形成創新精神,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總之,直觀教學手段的應用,創設了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了興趣,培養了能力。教師只要挖掘身邊的教學資源,巧妙地運用多種直觀教學手段,就一定能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