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就應該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布置學生有效預習和課前三分鐘演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滿活力;要積極為學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臺。
關鍵詞:重視預習;教學情感;自主平臺
新課改已經進入高效課堂時代,并正如火如荼地前行著。我的理解,高效課堂就是新課改的深化,也是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模式,使課堂真正成為“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讓學生積極展示自我。這就要求教師使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使他們的知識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養,在課堂45分鐘內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任務,并達到最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那么,針對城鎮學生心理特點,如何建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呢?
一、重視學生課前的準備學習
1.課前布置學生有效預習。語文教師往往忽略課前預習,認為那是理科的事,其實不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學生不熟讀課文,就很難領會文章的中心,體驗作者的真實情感。而課堂內受時間限制,也很難給足時間讓學生熟讀,否則就無法完成教學內容,無法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討論交流,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無效。
2.課前布置好學生的演講。語文課前安排三分鐘的演講,是為學生搭建體驗和實踐的參與平臺。時刻要讓學生以主人的姿態出現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才會使課堂改革煥然一新,高效課堂脫胎換骨。在安排學生演講前,教師要組織他們搜集素材、組織材料、反復練習,使他們在演講中獲得成功,這樣就會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二、教師要充滿活力
教學情感是教師區別于其他職業特征的一種特定的心理活動。只有教師以飽滿的熱情組織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要用情感進行探討交流。實踐證明,教師的積極的情感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最佳效果。教師課堂的樂觀、飽滿、熱情、自信的教學態度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形象的體態語言來增強表達效果,或許教師的一個手勢語就可以讓學生猜測并理解你所要說的語文故事。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表揚,你就可以讓學生心花怒放。
三、教師要積極為學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臺
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方法和適合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語言交流,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完成教學任務,達到其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能培養他們主動參與的意識。
以往的課堂教學受各種因素與環境的影響,一個班不足十個人能專心學習,相反,趴桌子睡覺、傳紙條、嘮嗑、出神發呆的卻占大多數,導致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低下,甚至是有合作沒有思考,只在聽他人意見,不思考也不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合作學習形同虛設。我們語文老師要重視合作的指導,努力讓所有的學生思維跟著老師的引導一步一步地走,同時要教給他們討論的方法,讓他們勇于表達自己的見解。
總之,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課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課堂,語文高效課堂教學途徑遠非上述幾點,這里只是略舉一二,與專家商榷。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