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就會開始高中的學習生活。通過初中物理課程的學習,他們對物理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到了高中后,有很多學生向我反映高中物理要比初中物理難學。我就對這一現象談談我的看法:如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由初中簡單的物理知識學習過渡到深化的高中物理學習中,使他們更快地適應高中物理學習。
我們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確:高中物理對比初中物理的難度是有所提高的。有的學生在學習初中物理時覺得很輕松、很好學,到了高中后還抱著同樣的想法學習,對高中物理知識有所輕視。上課時往往心不在焉,等到做題時就會變得手足無措,最終成績不夠理想。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端正對高中物理的學習態度。不要因為輕敵導致物理的偏科。
其次,作為高中教師,特別是剛帶過畢業生的教師,在他們送走一屆畢業生之后再回頭教高一時,很難站在高一學生的高度來教學。初中物理與高一物理有很多知識都是有關聯的,而高中教師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可能會拋開初中關聯部分,孤立高中知識進行教學。比如摩擦力F=μFn,很多老師在教學時直接根據實驗數據導出公式,讓學生記憶。這種純理論的教學對于高一新生的領悟能力來說是很吃力的。其實摩擦力這個公式與初中講授的摩擦力是完全關聯的。初中物理在講解摩擦力的時候通過實驗證明摩擦力與正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正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擦力也隨之增大。這也正體現出了高中物理所學的摩擦力計算公式:摩擦力與動摩擦因數與正壓力都成正比。如果在教學時教師能夠結合初中知識以引導的方式來教學,那么必然能夠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像這樣有關聯的知識還有很多,重力、彈力、場等很多知識都與初中物理有聯系。有些物理量的表示方式或者物理符號到了高中也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雖然微小,但對于有些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影響很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與初中所學表示方法聯系,幫學生進行簡單對比,這樣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都會變得更輕松。作為高中教師,應該多去了解初中物理課程,選擇適當的引導方式。這樣更容易使學生從初中物理課程的學習過渡到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與此同時,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效果也會有明顯提高。
當然,還有很多好的過渡方法需要教師來總結,更有很多地方值得教師深思改正??傊瑸榱四茏寣W生更好地完成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的過渡,我們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