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發展,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質量成為眾多老師共同討論的重要話題。從初中生物教學實際出發,針對教學問題提出改善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希望能夠對以后的初中生物教學提供有用的建議和啟發。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有效途徑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很多初中學生認為生物不是主科,所以對學習生物抱有一種隨意的態度。長期下來,學生對學習生物失去了興趣和熱情,這使初中生物教學陷入了困境。為了應對這種困境,生物老師應當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獲得樂趣。例如,老師在教“種子的萌發”這節內容時,可以說:“同學們,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周邊的花花草草呢?你知道它們的種子長什么樣嗎?”這時學生便思考平時生活中確實看過很多花草,但是不知道它們的種子是什么。學生的興趣便得到激發,這時老師便可以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植物種子,讓學生進行實物的觀察,并且說出種子的特點,然后猜測種子是如何發芽的。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得到集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在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從而提高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水平。
二、將生物課堂生活化,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都來源于現實生活,加上初中生好奇心強的特點,老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現實生活將生物課堂生活化,從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教“人體的營養”這部分知識時,可以把課本中的知識和學生平時的飲食習慣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這樣學生的注意力便得到極大的集中。例如,老師可以說:“同學們,你們一天三餐都吃了什么呢?”學生便會聯想到平日自己三餐一般都吃些什么,這時教師便可以順勢說:“同學們,每種食物的營養物質和營養含量是不同的,你們想知道自己在一天中攝入了多少營養物質嗎?”學生會饒有興趣地期待老師繼續講下去。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生物課堂的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和鞏固了知識,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
三、巧用評價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初中生處于好玩好動的年齡,他們很多是以自我為中心,自尊心很強,如果教師能夠巧妙地使用評價激勵機制,就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生物。對于評價機制,過去的評價主體一般都是教師,學生失去了自主權。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學生之間互評、學生自評的方式,同時結合教師的評價,使學生對自己的生物學習能有更準確的認識,并且能更好地面對自己的不足并改正;對于激勵機制,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課堂上的回答并不會有過多的贊許和認可,很多教師認為學生上課回答問題是應該的,回答正確更是應該的,如果回答錯誤便要批評,這樣一來,學生便對課堂回答產生了恐懼感,總是逃避教師的提問,這就使生物教學很難順利地進行下去。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時對于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要表揚和肯定,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則要對其積極地引導和點撥,使學生更加愿意學習生物,愛上生物。
總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多途徑,但并不是所有的途徑都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這就需要生物老師從實際的生物教學出發,抓住學生的特點,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真正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月玲.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J].生物學雜志,1996(6):35-36.
[2]邱興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3(23):180-181.
[3]高紅英.關于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1(36):166.
[4]朱琳.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8):159.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