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對初中學生學習英語來說至關重要。背誦單詞、詞組、句子、段落和課文是應用英語的前提。但會背了,仍然無法與人交流,更不會做文章,這恐怕是許多人最頭疼的事了。
一、英語實踐能力弱的原因
1.主觀因素
由于初中生年齡還小,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課堂自主學習能力差;喜歡玩,不愿在記憶上花費很多的精力;一旦遇到學習障礙,容易放棄;剛剛踏入中學校門的學生在小學接受的大多是記憶性的死知識,只明白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對于“為什么這樣”的問題很少。升入初中后很難從中解脫出來,一碰到應用式的習題時就無從下手了。
2.記憶的知識太零散
英語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細的知識點較多,每天都在學習新知識,每天都需要記憶,但這些知識并非是雜亂無章的,除了教師總結的一些知識外,學生在學習中也應多總結、多區別、前后對照,找出差異與相同點,并發掘出適合自己記憶的新方法。
3.應用不及時
英語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在于:記得內容多,平時生活中接觸少,容易忘,所以學完一課應及時地做些練習題,學完一單元適時地進行一次小測。通過習題對學生記憶的知識進行一次查漏補缺。
那么,怎樣使學生記憶的知識在應用時系統地、準確地表達出來還需要科學的方法。
二、英語實踐能力的方法
1.要樹立強烈的自信心和保持積極的識記態度
英國有句名言:“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很困難,那就真的會感到困難;但是,如果他充分認識了記憶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堅信自己有非凡的語言才能具有堅強的毅力,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就會使學習外語變得容易。
2.運用形象記憶法教學
形象記憶就是在記憶時盡量多留直觀形象,盡量多運用形象思維,讓信息分別以視覺形式、聽覺形式、動覺形式和視聽結合或視動結合等形式呈現給學生,以提高記憶效果。如我在教學七年級下Unit 5 Section B里的故事時,教材里只有一幅配套圖片。于是筆者請一位美術教師按照主人公所到之處設計了七幅圖畫,每幅圖畫對應故事中的不同階段出現的人物和動作,平均一幅圖畫可以說上一至兩句話,只要把每幅圖畫的主要內容表達清楚,整個故事就能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眼前。為了降低難度,筆者先是一次提供一幅圖片,并配上關鍵詞提示,在大多數同學能準確地分別描述每幅圖片后,筆者再提供去掉關鍵詞的單張圖片,讓學生們記住相應的短語及表達方式。最后再一齊呈現七幅圖片,讓他們能一口氣把整個故事講述完整。
3.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為什么有的學生背誦得滾瓜爛熟,一到做題就不會,碰到相似的問題就弄混了呢?原因是記得太死。例如:我們學習了單詞“study”,要重在如何應用。如:它的詞性,是名詞還是動詞,還是兩者兼有,它的第三人稱單數及現在分詞是什么,它有哪些近義詞,它們的區別又是什么等等。
4.及時有效地復習和測試
一般說來,一節課所學知識,作為學生能夠按照如下步驟復習和測試就行了:
(1)當堂歸納,做鞏固練習;
(2)睡覺前回憶;
(3)次日早晨復習或新課前復習;
(4)配合周周練、月考復習;
(5)學期復習。
5.聯系實際,及時應用
學以致用是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檢驗記憶效果的最佳方法。英語是一門語言,重在能力的培養,所以應適當擴大聽和讀的輸入量,進行大量的語意實踐活動,這樣,你應用英語的能力才會逐步提高。
誠然,無論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對英語學習的記憶與應用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并有待解決。在此我也希望廣大的教育工作者發揮合作優勢,為初中英語教育事業獻計獻策。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