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屬于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對語文知識及其他知識的全面綜合運用,也是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思想認識水平所進行的綜合反映。有效的閱讀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提高閱讀學習及閱讀教學的質量,還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學生的內(nèi)發(fā)性學習動機要以興趣和好奇心為主。在培養(yǎng)兒童興趣基礎上,帶動學生學會獨立學習”,“沒有興趣,被迫的學習只能扼殺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意愿”。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貫穿于學習活動之始終,能有效地指導學生的閱讀,對提高語文素養(yǎng)發(fā)揮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老師在上閱讀課時,一定要樹立新的觀念,也就是把閱讀放在課堂上進行,閱讀時運用不同的形式,例如:朗誦、讀書匯報、推薦會、辯論賽等,只要教師靈活把握,通過不同方式來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某種角度來講,我們的閱讀就會有良好的效果。我們的閱讀教學就會脫離“高耗低效”的日子,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二、努力打造“生本課堂”是主旨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新課改當之無愧的前沿陣地,要“以生為本——考慮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做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的基本素質為主,以完善和提升學生能力作為教育的目的,以其作為教育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改變過去的“以教師為中心”,而是“以學生為中心”。由此,要有思維不同、有個性紛呈的學生把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靈感、思考、興趣等帶向課堂,使其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和老師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平等對話,實現(xiàn)情感的碰撞,實現(xiàn)生命的溝通,我們的課堂將呈現(xiàn)出空前的豐富多彩和復雜多變。通過這樣的課堂,學生會更有激情,思維更活躍、更睿智;這樣的課堂稱得上“以生為本”,這也正是新課改要求的理想之課堂。
閱讀教學主要是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精神食糧。在閱讀中汲取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文化食糧,潛移默化中,學生的靈魂得以塑造,血肉得以豐滿。并能夠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里走完自己祖先所走了幾千年的路程,并使其發(fā)展得更美。葉圣陶先生提出過,教是為了不教。學生運用以上技能,更好地由課內(nèi)走向課外,在人類文化的瑰寶中,也不會無所適從,他們會實現(xiàn)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理想。
參考文獻:
[1]陳楚.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語文報,2012(9).
[2]劉一山.寫作方法與策略.電化教育,2011(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