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素質教育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的音樂教學有益于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有益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為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創新音樂教學,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創新師生之間的關系
創新師生之間的關系,就是讓師生間創建和諧、平等的關系,教師應當跟學生成為好朋友,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一起發展。教師應認識到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除此之外,教師應當加強跟學生的互動,以使學生明確教師也是他們溝通的一個對象。這樣在師生溝通和互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產生依賴感,且跟教師間的感情加深,這都有益于初中音樂教學的順利進行。學生喜歡老師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師應當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不管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教師都要求學生多多地發言,以及跟學生加強聯系。
二、創新設計教學環境
音樂教學環境跟初中音樂教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為了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創新性,教師需要營造一種適宜學生學習音樂的課堂教學環境。教師設計良好的教學環境,能夠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教師務必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以及通過實物演奏和音樂語言等來創新教學環境。初中學生學習音樂的理想場所就是音樂教室,強化設計音樂教室的室內能夠直接性地影響學生的音樂學習心理。教師需要合理地布置音樂教室里面的器材以及設備等,以使學生隨時隨處地觀看到音樂的樂理知識和樂譜表等。教師也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營造更加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頓時高漲起來。
三、創建和健全獎勵機制
初中學生恰恰處在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當教師獎勵學生成功的時候,學生會非常高興,而這種獎勵可以使學生形成持久的學習動力。為此,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靈感被激發的時候,教師應當保護學生的這種靈感,針對學生成績的不同,實施一些不相同的獎勵,進而讓學生在某種意義上收獲喜悅。這樣,學生在體會到快樂的過程中,就一定能夠激發自身學習音樂的熱情,也能夠敢于實踐與探究音樂的學習,從而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改教學思想的影響下,目前的初中音樂教育應當注重創新性的發展,從而跟新課改的需要相適應。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音樂教育這項工作目標遠大、責任重大,只要教師能夠堅持與時俱進,拋棄陳舊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不斷地創新,刻苦地鉆研,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吳瓊茜.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之微探[J].新課程:上,2013(1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