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響應社會關于保護環境的號召,節約資源,將環保意識滲透到高中化學教程中,開啟綠色化學的篇章。在高中化學教程中增強學生綠色化學的知識概念,有助于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進而提升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為環保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綠色化學;高中教材;環境保護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給環境帶來沉重的壓力,環境污染日漸嚴重。其中化工污染成為環境污染的災害之一,生活化學的污染也逐漸突出,嚴重影響生態平衡。高中化學教程中,為學生灌輸綠色化學的思想,提升學生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綠色化學是為了改善化工生產過程中所帶來的有害物質的產生和傳播,切斷污染源,從源頭上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做到從我做起,加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一、高中教材中的“綠色化學”
在化工產品的使用過程中,有效利用可再生資源,盡可能地減少對有害原材料的使用,避免有害物質的產生。綠色化學就是利用環保材料或者是可再生資源來代替有害原材料的使用,通過有效的處理手段,實現向零污染發展。
在高中化學課程中傳授綠色化學的思想,讓學生了解化學物質的構成、了解生活化學現象的產生,使綠色理念和環保意識深入人心。重視基礎知識,把污染因素與綠色化學的理念有機結合,剖析知識點,充分理解化學與生活的緊密關系。貫徹實施綠色化學,節能降耗,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
二、綠色化學的應用
化學污染不是單純的包括環境污染,還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重金屬污染、噪聲污染、醫學污染等各種污染。而在高中教材中提到的綠色化學,是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綠色化學的重要性,杜絕污染源的出現。
在化學實驗過程中,使用小劑量的實驗儀器,減小試劑的使用量,采用無毒無害的環保材料,降低實驗過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減小化學實驗對環境所造成的各項影響。指導學生按照綠色化學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用綠色化學的方式操作實驗,廣泛推行綠色化學。在教學題材上,進行綠色化學的指導,不單把理論知識放在第一,更重要的是點出環保意識在實踐中的滲透性,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做好實驗記錄,有些高危實驗則可以利用計算等方式來推演,加深學生對知識結構的理解。在實驗過程中貫穿實施綠色化學的思想。教會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使用發散性思維模式來學習綠色化學,了解物質結構和化學原理,清楚地認識到生活中化學現象出現的原因,讓化學服務于生活。使學生在往后的學習和工作道路中,做到綠色出行,把環境保護放到第一位。
隨著科技的進步,生態環境被逐步的破壞,人類才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使得綠色化學趨向成熟。把綠色化學滲透到教育行業,提高學生環境保護意識,有效利用資源物質,深刻認識綠色化學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房建華.“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3(1):58.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