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中音樂來說,興趣是關鍵的導入點。巧妙的導課方法,如同序幕,揭開優美的樂章,能迅速地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適應的理想境界,創造一種與教學情調相融洽的課堂氣氛。新課改以來,在實踐中摸索出以下幾種導入類型。
一、名言詩句導入法
泱泱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國古詩,一句美妙的詩句可以讓學生領略到復雜的語言所無法代替的意境。如在欣賞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時,“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文,教師播放背景音樂《春江花月》的古箏曲,朗誦與高低起伏的音樂和諧地融合在一起,那種離別憂傷的情感表露得淋漓盡致,呈現了一種中國特色的古典音樂之美。
二、創設情境導入法
音樂帶給人們的是一種想象中的情境,情緒很好的情境能讓學生感受課本內容的特定氛圍。如在欣賞藏族、蒙古族、新疆維吾爾族民歌特色時,播放帶有地方濃郁特色的風土人情的照片及背景音樂的幻燈片,把學生的視線和思緒吸引過來,巍峨的雪山和雄偉的布達拉宮,讓學生領略藏族歌曲的高亢;遼闊的草原和著名的那達慕大會,把學生帶到遍地牛羊的草原;新疆炙熱的沙漠,甘甜的西瓜,葡萄等就如《西游記》中的火焰山一樣,人如其歌,歌如其人,火一樣的熱情奔放。
三、探究對比導入法
把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較對照,可以使事物形象更加鮮明生動,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樂器的鑒賞中,蒙古族樂器碼頭琴,京劇的京胡,印度的薩郎朗吉三種弦樂器。在樂器的構造,材質和音色上加以區分,對比探究,使學生深刻理解樂器的材質和構造決定了音色,進而決定了音樂情緒和特點。
四、引思質疑導入法
教學中巧妙設疑,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在介紹貝多芬這位音樂大師時,朗誦《貝多芬傳》,當他在奏完第九交響曲之后,不敢看觀眾的反響,又聽不到任何聲音的情況下一段痛苦的心理描寫,讓學生去猜這是哪一位音樂家,為何有這樣一種心理,導出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歡樂頌》《月光》等,讓學生感受這是一個命運挫折的音樂家。浪漫,英雄,崇高,才華橫溢,在面對巨大痛苦面前堅不可摧的意志力。他不僅是一位音樂大師,更是人生中不可戰敗的戰士。
音樂導入方法還有很多種,只要適合教學內容、教學對象,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開闊學生音樂視野,引領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暢游,就都是好的導入方法。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