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優化課堂教學,構建一套適應現代教學需求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教育工作者不斷追求的目標。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指教學時間最小化、教學效果最大化,有效的課堂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初中化學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則需要實施有效性教學。
關鍵詞:學習興趣;探究式學習;評價模式
初中是化學教學的啟蒙階段,教師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則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自然科學中,化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瘜W影響著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要想將化學真正運用到人類生活中,就要有效培養化學人才。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促使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得以提高。下面主要介紹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措施。
一、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教學離不開化學實驗。中學化學實驗主要包括教師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兩個部分。教師演示實驗形象、生動、有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保證課堂演示實驗能夠順利進行,教師在做實驗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進行演示時,保持動作規范,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學生無法仔細地觀察實驗的各個細節,速度也不能太慢,以免耽誤了實驗教學進度。同時,學生也需要積極參與到實驗中,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學生需要列出具體的觀察提綱,仔細地記錄實驗的每個環節和每個現象,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另外,教材中有的化學實驗的現象不太明顯,學生觀察比較困難,這就要求教師改進實驗方法,將實驗現象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在學校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化學教師可以將一些觀察困難但操作方法簡單的實驗設置為演示實驗,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做實驗。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的化學概念比較模糊、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實驗來加深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學生在觀察和分析實驗的過程中容易掌握這些概念。比如,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比較抽象,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實驗:準備一盞酒精燈和一圈銅絲,將銅絲放在酒精燈里燃燒,在氧化的作用下,銅絲的顏色逐漸變黑,在氫氣的作用下,銅絲的顏色又變回原來的紅色。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這個現象,透過現象看本質,也就理解了氧化還原的基本概念。許多學生反映化學反應方程式記憶的難度大,如果教師將化學反應方程式具體化,學生觀察化學反應發生的全過程,那么就便于學生記憶。
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探究式學習法
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來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當老師要講解“走進化學世界”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來想一想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哪些化學現象呢?然后教師給學生留下幾分鐘的思考時間,當學生思考完之后教師可以隨機提問幾個學生,再根據學生的回答做出相關的評價。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讓學生認識到化學學科的趣味性。又比如:當老師要講解“分子”“原子”“離子”這些概念的時候,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存在著困難,此時教師要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讓學生把握它們的區別,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認識,也可以讓學生很好地運用這些概念。
三、在化學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模式
原來依靠成績來評價學生以及老師的評價模式已經不適合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初中化學教師要制訂科學的、合理的教學評價模式,促使化學教學水平得以提高。同時初中化學教師要保證評價模式具有多元化,教師不僅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應該全方位把握教學,精心備課,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藝術,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開闊學生的思維,重視課堂小測的作用,全面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和復習的具體情況,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教學的需求,才能不斷優化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宋素琴.關于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與對策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Z1):74.
[2]沈璐.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3(1):82-83.
[3]何冰晶,蔣華江,王慶豐.有機化學知識在高分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分子通報,2011,11(3):107-108.
[4]張小梅.有效設計課堂反饋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2(9):180-181.
[5]李湘蘇,余先純,王力群.多媒體技術對化學教學的效果分析:以農林醫類“溶液的滲透壓”教學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1):190-19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