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科學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社會中,需要大量創造性人才,為了培養創造性人才,我們應十分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養強烈的求知欲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就要使每個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從精神層面上講,學生的求知欲總是在興趣的基礎上產生的。要使學生有意識地為自己出難題,或者利用前人遺留下的不解之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他才會處于“躍躍欲試”的階段,才能使他的學習過程變成一個積極主動不斷探索的過程。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啟發式提問或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疑難問題中主動性思維,產生求知的需要和探索的欲望,主動提問和質疑,并給予鼓勵。運用高科技的教學手段,創新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或組織學生觀察自然現象或社會生活實例,鼓勵他們發現問題,并啟發他們自己尋找答案。把這些自然現象和生活實例結合教學,給學生提出一些既熟悉而又需要動腦筋才能解決的思考題等,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培養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不依照常規,尋求變異,對給出的材料、信息從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徑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方式。在集體課堂以集中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教材中的題目和教師準備的材料所呈現的過程大都遵循一個模式,而學生受慣性思維影響,往往按照書上寫的與教師教的方式來思考問題。若是為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而設計的題目,運用常規思路和方法解決問題是必要的。若是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創造性思維,運用常規思路和方法解決問題顯然是不夠的,在這時發散思維的確是必不可少的。它符合創造性思維“盡快聯想,盡多作出假設和提出多種解決問題方案”的特點,因而培養創造性思維重在培養發散性思維。
三、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一切創造活動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學以及生活中要注意發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加強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增加知識儲備,以備學生用于經驗的調遣和信息重組。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豐富事物的表象,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豐富想象力。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