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闡述了數學創造性思維對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學生在自我發展過程中應學會如何利用創造性思維。內容包括創造性思維的含義。在培養方法中,重點闡述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如何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數學教育;發散思維;創造性思維
近10年來我國教育界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要重視基礎,并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核心的“雙基”;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基礎過剩”,如有學者指出“雙基”理論引領下的基礎教育正在殘害童年,削弱民族的創新意識。如何創新,有沒有創新意識成為時下討論的焦點。我個人在有關創新培養方法基礎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初中階段,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尤為重要。初中階段是學生生長和發展的黃金階段,培養學生在數學方面的創造性思維很重要,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課堂上不應該滿堂講課,而是引導學生在思想上進行發散想象,舉一反三,展開豐富的想象。在主體的強烈意識驅使下,通過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萬變不離其宗,運用直覺和邏輯思維,借助形象和抽象的思維方式,對意識中的知識、信息進行新的思維加工組合,形成學生自己的思想和新的觀點。
當今社會培養創造性思維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我認為,理解創造性思維的含義還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思維的過程,它并不是脫離其他思維的另一種特殊思維。第二,創造性思維是多種思維有機結合的產物,將所有的意識過程加工組合一種新的意識產物。而且,在不同的創造性思維活動中,總是以一種主導思維而進行的。第三,創造性思維有它獨有的活動規律,但也必須遵循其他思維的活動規律,所有意識的產生是在主導思維的引導下形成的。因而可以說創造性思維本質上就是各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加工組合形成的過程。
當今數學的學習不應只是簡單概念、公式、法則的掌握和熟練過程,而應該更具有發現性、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思考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思考每一個學習概念、公式或法則,學生首先自己探索,然后老師加以引導,這樣他們得到的知識才能真正為學生所掌握。
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的應用是緊密聯系的。要讓學生善于發現,善于探索,善于思考,在生活中對數學產生濃厚的數學興趣。教師再加以引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發散思維的想象意識,再集中思維使學生的思維模式得到進一步升華和更好地發散。只有發散了才能進一步集中,為了尋求獨創性的設想,常常任自己的思想自由發散。
數學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首先要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才能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激勵學生應用知識,發現、探索、思考并創造美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
華建寶.知識經濟與創新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1999(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