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在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廣大教師開始關注如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即將有限的課堂時間充分利用,獲取高質量、高收益、高效率(高效課堂)的教學課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導入環節;教學情境
高效課堂,一般指的是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學生的積極配合,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獲得高效發展。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的具體教學實踐,對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方法進行簡單闡述。
一、注重課堂導入環節,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首要前提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即將開始的開場白,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卻決定了學生能不能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感興趣,決定了這節課的課堂效率。因此,身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必須注重課堂導入這一環節,并依據課文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設計,使學生注意力迅速集中,然后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當中,這是我們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首要前提。
比如,在學習《看云識天氣》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設計課堂導入的:上課開始后,我面對全班學生說道:“同學們,你們平日里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諺語‘棉花云,雨快臨,炮臺云,雨淋淋’‘山戴帽,大雨到’‘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云吃霧下,霧吃云晴’‘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這些諺語充分說明了‘云’和天氣有著密切的關系。那么,看云識天氣的基本經驗是什么?究竟哪些云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哪些云是陰風雨雪的預兆?除了以上我說的諺語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云上的什么現象來推測天氣情況?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會告訴你這些問題的答案,你們想學嗎?”“想!”學生聲音洪亮地回答道。這樣,我通過在課堂導入環節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并提出具有趣味性和懸念性的問題,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從而使他們興致勃勃地進入到課文的閱讀和學習當中,學習效果自然也會比直白說教的方式好得多,從而為我們實現高效課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效保障
傳統教育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教師平鋪直敘地直白說教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這樣的教學形式導致低效和無效課堂的生成。因此,在講述這種文章時,我們應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有臨其境、見其人、聞其聲之感,進而滿懷熱情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這是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保障。
比如,在學習《云南的歌會》這篇課文時,我就引進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首先播放背景音樂《月光下的鳳尾竹》,然后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云南特有風情的圖片和視頻資料,如潑水節、菊花節、賽花船、蝴蝶會等,并重點對歌會進行了介紹,于是投影屏幕上壯觀瑰麗的風情畫面立刻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他們都表現得十分興奮,并對屏幕上呈現的影像畫面發出了連連贊嘆……這樣,我通過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了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對課文中所描寫的情境有了直觀上的認識,在我們正式為學生講解這篇課文時,學生也更能積極投入,并對課文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知,這無疑為我們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供了有效保障。
總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模式不是固定、唯一的,我們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結構進行靈活選擇和運用。希望廣大語文教師能夠在以后的教學道路上繼續探索和實踐,爭取生成更多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策略,從而在最短時間內使我們的初中語文課堂獲取最優的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吳國玉.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中旬,2013(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