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長跑教學對初中體育的意義
初中生已經處于青春期階段,他們的生理心理都在快速發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中長跑訓練有以下兩個重要意義:一是有助于學生提高身體機能。中長跑訓練能夠增強初中生體質,使之獲得充沛精力。二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意志。青春期的學生意志薄弱是普遍現象,中長跑訓練能使他們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頑強拼搏的意識,提升他們的耐力水平。
二、中長跑教學中的問題
1.學生對體育方面的學習不夠重視
在學校中,由于課業繁重,壓力過大,應付應試學科已經讓學生疲憊不堪,自然就對體育、美術、音樂等學科不上心、不重視,也因此制約了中長跑訓練的有效開展。
2.中長跑教學方式單一
一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模式缺乏改革創新,機械的訓練模式沒有趣味性,對學生沒有吸引力,還會讓學生在訓練中的疲勞感增大。這種枯燥乏味的教學過程自然沒有辦法讓學生收獲良好的訓練結果。
3.中長跑訓練需要大量體力
中長跑教學是體育項目中體力消耗較大的項目,對學生的體能要求很高。學生在機械訓練當中,由于興趣不足和體力不濟,會對中長跑產生畏懼心理,這種消極態度是不利于中長跑教學的。
三、提升中長跑教學效果
1.強化學生的體育競技精神
由于初中生處于青春期,雖然意志薄弱但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當中就應該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通過榜樣示范引導,為中長跑的教學奠定情感基礎。同時利用初中生的好強心理,在中長跑訓練中將學生分組來進行比賽競爭,學生的勝利欲望會讓他們積極投入訓練,積極主動地提升自己的跑步水平。
2.豐富教學內容
在中長跑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再讓學生重復單調的長時間跑步訓練,通過一些創新、替代的方法使學生達到同樣的目標,比如:螺旋形跑、游戲跑、對角線跑等,用這種方法不僅讓學生獲得跑步的技巧,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緩解中長跑訓練中的枯燥感。
3.多樣化訓練目標
學生中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發展都有一定差異,所以教師在中長跑教學中應當根據學生體力上的差異來設置多重目標,做到因材施教,這同樣能激發學生身體潛能,提高中長跑成績。
4.對學生進行鼓勵
在中長跑教學中由于體力的大量流失,體能跟不上節奏,學生的生理、心理都受到了嚴峻的考驗。這個時候就需要有教師從旁協助,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肯定,以增強他們的信心,讓學生對自己的成績產生成就感。這樣能增強學生對中長跑訓練的積極情感,引導他們的興趣走向,從而有利于學生中長跑的教學成績。
參考文獻:
郭秋玉.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23):151.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