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低下不僅僅是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以及語文老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也會對閱讀教學造成一定的影響。首先,由于農村的教學資源不足,所以學生可以瀏覽的書籍不多,這就限制了學生的閱讀層面。其次,由于老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和落后,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還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比如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從而造成了閱讀教學效率低下的情況。最后,由于學生對閱讀的認識不足,只是簡單地瀏覽書籍,沒有深刻地認識書中的內涵,故此也就造成學生對所讀書籍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體現出閱讀的真正價值。故此針對以上所述的三個問題,本文就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一、加強學生之間的閱讀分享
由于學校的教學資源有限,從而導致學生的閱讀層面受到限制,故此要拓寬學生的閱讀層面,學生之間就應該學會分享。由于學校的資源有限,所以部分家里條件比較好的學生就會在課外進行一些擴展閱讀,故此,這些學生就可以將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拿回教室進行分享,拓寬其他同學的閱讀層面,從而解決由于教學資源限制而導致學生閱讀層面不大的問題。而且分享也是一種美德,學生之間學會分享也會大大增進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
二、改變教學方式
由于部分農村初中語文老師還是沿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導致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效率不高,故此要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就要改變初中語文老師傳統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灌輸,老師在教學過程只注重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接受程度。所以新的教學方式就要注重學生的接受程度,故此初中語文老師可以從原有的灌輸方式改成引導學習方式,注重學習方式的教授,加強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三、引導學生正確閱讀
大部分的初中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都是泛泛而讀,沒有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從而導致對文章的認識不足。故此針對這個問題,老師應該糾正學生這種錯誤的閱讀方式,引導學生正確地閱讀。比如在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老師可以事先布置閱讀任務:該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主要想表達一個什么樣的道理?這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就會帶著問題閱讀,就會更加認真和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從而就加強了對該篇文章的認識和理解。
總的來說,提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并不難,但是這個提高的過程是需要學生和老師一起努力去實現的。
參考文獻:
禤文.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惑與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3):41-4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