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如何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班級環境,讓同學們在這種環境下健康的成長與學習是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班主任;責任感;溝通
班主任的工作細致而繁雜,每天除了要備好自己所教學的科目外,還要留出一大部分精力來面對班中幾十個性格特點不同的孩子,從學習上、生活上、品質上以及德育上進行管理與教育。下面就針對班主任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策略進行探討與研究:
一、班主任要有強烈的責任感
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任務是讓學生在班級學習中能夠產生學習興趣,主動進行學習探索與實踐,挖掘自身的學習與創造潛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端正的學習態度,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為今后步入社會適應社會環境打下良好的基礎與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奠定基礎。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要注意發現學生的優點與長處,對待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要一視同仁,深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主動地談心,首先讓學生愛上自己這位可親可敬的班主任,并把自己作為心理疏導與學習減壓的好朋友與好老師,這樣學生才能在一種心理放松與愉悅的狀態下進行學習與知識探索,課堂教學氣氛才能和諧良好,整體的班級環境才能達到理想狀態并處于良性的模式運行之中。當然這其中需要班主任付出巨大的精力與心血,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級環境建設與管理中,以高度的責任感和責任心來對待教育事業,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的同時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精湛的業務知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來感染班級中的每一名學生。
二、要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正確處理班級問題
班級管理工作瑣碎繁雜,班主任除了要進行班級管理外,還要備好自己的課,所以在精力上難免有些不足,因此班主任要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與管理模式,用先進的管理理念來正確管理與處理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讓班級管理有條不紊,始終處于一個良性發展的模式中。具體來說就是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與精神,使班級的事人人參與、人人有發言權,對班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共同解決,班主任通過觀察與考察選擇適合的學生當班委并建立一個積極富有責任心的班委團隊,來協助自己進行班級管理,班委會要切實代表全體學生的意見與及時反映學生的心聲,與老師做好溝通,讓班級管理的一部分工作由同學及班委來分工合作,充分調動每一名學生的參與熱情與積極性,使班級管理成為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模式與途徑,真正體現班級管理中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增強他們對班級的責任感、集體感與榮譽感。
三、班主任要做好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
作為班主任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與班級,熱愛自己班中的每一名學生,時常關心并注意每一名學生的喜、怒、哀、樂,并及時地了解他們的情緒變化與心理問題,與他們進行及時的溝通與談心,通過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態度與情緒、心理變化以及學習上的困惑等來給予心理幫助與問題的解決,不斷地鼓勵學生當遇到困難與挫折時不要畏懼,而是要勇敢地面對與解決,這其中可以尋求老師與同學的幫助,及時地從不良情緒與困惑中解脫出來,使自己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情緒始終保持最佳狀態。班主任要帶好學生,勤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盡職盡責,學會勤觀察、勤思考,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班主任都要時常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動向與情緒變化,分析他們的心理,妥善處理與謹慎對待發生在班級中的突發事件與出現的問題,以問題得到最終合理解決為目的。
總之,班主班管理工作需要細致、細心和工作到位,以德育來帶動整個班級的發展。班級管理工作要講求策略和方法,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運用科學的方法把工作提高到一個嶄新的臺階。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班級環境,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健康地成長與學習是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需要。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