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辦教育是教育戰線上的一枝新秀,是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而產生的奇葩,是我國新世紀教育事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影響民辦學校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學質量之優劣的問題。而影響教學質量的優與劣之關鍵因素,又取決于師資質量的優劣。因此,引進優秀人才,打造優秀教師隊伍,是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新教師;教學理念;業務水平;以德育人
民辦學校所有崗位都極具挑戰性,優勝劣汰、競爭力很強,它要求所有教職員工對于自己分內的事,不僅要做好,而且要做優。所以,學校在選聘了優秀人才之后,有必要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技能,但缺少教育教學經驗的青年教師進行崗前指導與培訓,以便使他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為此,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與進入民辦學校工作的青年教師進行交流。
一、要具備“以學校為根,以學生為本”的思想
對于進入民辦學校工作的教師而言,首先要有“校榮我榮,校恥我恥”的大局觀念;要有植根于教育崗位、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要有誠心誠意服務于每一位學生的熱誠之心;并樂意在自己的新崗位上發揮出最大潛能。民辦學校的“榮”自何處來?“恥”從何處生?結論很簡單,來自于日常的教育教學與管理,來自于授課者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民辦學校的管理者,沒有榮辱觀念學校將不能健康地發展;民辦學校的教師,如果沒有榮辱觀念,沒有植根于教育崗位的思想,也是不會有長足的發展空間的。教師在學校、在課堂的一切言行、活動,要有利于學生快樂、健康地成長;在教學實踐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逐步形成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喜歡模仿,常常把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老師當做自己心中的偶像和楷模,因此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極大的感染性與示范性。所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為他人塑造一個良好的師德形象,切實做到以身立教,給學生以情操的陶冶和心靈的凈化。應該具備“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獻身精神,對學生充滿愛心,對工作充滿責任心,對學校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真正做到愛崗敬業、教書育人。
二、必須具備精湛的業務技能與業務水平
俗語說:“打鐵還需本身硬。”做教師也同樣如此,精湛的業務水平是做一名合格教師的關鍵。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精通教育理論,具備扎實穩健的教學基本功,還應該在以下幾點上多鉆研,不斷給自己充電、添彩:
1.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不能滿足于已取得的學歷和掌握的知識,而應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更新和“充電”,自覺拓寬知識領域,了解所教學科的發展動態和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將最新的、最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
2.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
課堂教學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與手段是教育自身發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實施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所以,科任教師必須盡早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并會使用現代教育教學設備,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育技能。古人說得好,得一良師,乃人生幸事。希望年青教師能從起點做起,從難從嚴要求自己,努力爭做一名素質過硬、業務精良,學生崇拜、同行贊揚,并用最短時間跨進名師行列的優秀人才。
3.堅持以“德”育人
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師愛是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關系學生性格的形成。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
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正是師魂的真實寫照。試想在教學活動中,如果能堅持用愛心、誠心、耐心、信心與真心去鼓勵每一個學生,即使再弱的幼苗也會健康茁壯地成長。魏書生在他的教育學專著中這樣寫道: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才能真正為人師表。
4.要更新教育觀念,鼓勵學生創新
教育觀念是教育學生的心理背景。作為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教育觀念,還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是要面向明天,而明天需要的是創造性人才。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殷切希望,闡明了教育的實質就是教人去創造未來。
民辦學校工作,從常規管理到課堂教學事情紛繁復雜,要交流當然不只以上幾點,需要全面的綜合型人才來適應。但民辦學校也是鍛煉人才、錘煉名師最佳、最快的場所,希望各位盡情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最短的時間把自己打造成教學上的能手,行業的標兵。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