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動態生成”與初中英語教學結合起來,是一種創新性教學形態。動態生成教學主要追求教學的生命質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是一種開放性較強的多元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英語;動態生成;情境教學
隨著教育機制的不斷改革和進步,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重視課堂的附加價值,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注重師生在雙向互動、多重交流中動態生成的資源,并對“動態生成”加以合理有效地應用,使課堂教學不僅僅只是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一個師生共同進步的歷程。本文將針對初中英語課堂動態生成教學提出幾點策略。
一、初中英語課堂動態生成教學的意義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追求的只是在特定的課堂時間內,將課本上的知識清晰明了地講解給學生,重點關注如何將知識點講得更系統、更全面。這種教學模式有利于教師高效、順利地控制整個教學過程,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學習知識點,但其存在的最大局限性是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容易打消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只局限于使用靜態教案,而忽略了動態生成所能帶來的益處,要改變這種教學情況,教師必須學會應用“動態生成”來引領課堂教學。所謂的動態生成教學就是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生成超出預設教案的新狀況、新問題,教師通過解決這些突發生成的問題,進一步為學生鞏固知識點,以此達到讓學生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這種動態的、生成的、變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也能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二、動態生成教學的實施策略
1.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預設教案時,應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導入生活化的情境及有趣的活動,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大量動態性的英語課件也能將知識點與模擬情境相融合,以更生動的形式傳輸給學生,將抽象的知識點具象化,加強學生的理解。這不僅縮短了課本知識與現實應用的距離,也為學生提供了英語交流的機會,激發起學生的表達欲望。
2.運用體態語言創設動態生成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用語教師無法用語言準確地闡述其含義,這時可以借助一些肢體語言來創設動態生成教學。根據課本內容,教師可通過角色扮演、模擬對話等形式讓學生參與互動。這些方式不僅能加強學生在情境對話中的語言交際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詞匯或用語的理解。比如在教學身體部位的單詞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將詞語表達出來,其他同學用英語表達出他的動作,這樣的小游戲可以大大激發他們的課堂積極性。
3.借助媒體技術創設動態情景
在預設教案時運用媒體技術,能將語言交際情景更直觀形象地表現出來,充分發揮學生各類感官獲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通過感官獲取知識,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模仿力及聽說能力,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教師可先從互聯網上下載有關的影像資料或圖文,然后對資料進行整理重組,最后制作成課件。學生在課堂上會被新穎的課件所吸引,更加直觀地理解課文的意思,在小組討論中,他們會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課堂氣氛將維持高漲狀態。這不僅讓學生鞏固了知識點,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語言訓練,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加強英語應用能力。
在教學模式多元化發展的時代,動態生成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性教學形態,對教師提出了全新、更高的專業要求。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培養自身的洞察力,加強動態生成教學的相關學習,才能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元燕國.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探究[J].學周刊,2011(9).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