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實現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礎,自我管理則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標志?!爆F代教育越來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學校教育也強調如何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班級管理模式過多地強調班主任的“管”,而忽視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因此,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要求在進行合作學習的大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加強學生的自教互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及行為習慣,把小組合作、班級管理也納入班級管理實踐中。
一、文化建設
給小組取一個響亮的名字,讓全組成員集思廣益、共同磋商,對此學生往往興趣盎然,新意迭出,從而形成小組目標和團隊精神。如藍精靈、強強隊、百勝隊、無敵隊、陽光隊、旋風隊、夢之隊……一個個時尚的名字,從他們的隊名中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夢想、他們的喜好、他們的美好愿望……
二、制訂小組公約
要讓小組自我管理,就必須有一套完備的制度以及共同的奮斗目標,讓組長及組員有章可依,依章行事。為此,制訂一份小組公約,把班級事務分攤到小組,讓小組內部產生自理能力,從而可持續維持小組的活力。公約具體內容如下:
1.班級共同目標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2.小組目標
成為班級的優秀小組!
3.紀律、衛生、活動等常規方面的要求
課間在班級內不大聲喧嘩,創設一個安靜的空間,討論問題的同學盡量控制音量,不要影響其他同學;走廊內遵守秩序,不拉橫排;認真做眼保健操,動作到位;跑操有秩序,整齊劃一;大課間積極參與,不溜號;食堂就餐井然有序,不浪費;衛生方面每個小組值日一周或具體安排到人,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早中晚聽從衛生委員或組長分配,完成任務質量高。
4.學習方面的要求
早自習前交齊作業,每組作業交到組長處,要及時由課代表或專人檢查作業,到晨讀時間就認真晨讀,不寫作業;課堂上認真聽講,不溜號,積極回答問題,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討論要緊扣主題;自習課原則上不準隨便講話,討論問題以不影響第三者為準;獨立完成作業,書寫認真;不會做的題目課間討論或問老師;做好預習和復習工作。
參考文獻:
王敦意.轉變方法觀念,創新班級管理[J].網絡科技時代,2008(8).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