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青年教師,回憶起當我還是名初中生時的情景,感覺教書沒有什么難的。可是經過培訓,我感覺到時代在前進,思維在前進。作為一名老師,應該要具備與時俱進的精神和終身學習的理念,所以,我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又有了新的感悟。處在改革浪潮下,以前的教學方式不太適合,我也進入摸索的階段,在幾年的工作生涯中,對英語教學有了一定的想法。
英語是一門語言,是一種溝通交流的工具,靠單純地學習語法和死記硬背來學習是不可取的。現在倡導的是生活式英語,要將英語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在外出培訓學習時有幸聆聽了劉義夫教授的“體驗式教學”,這對我今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指導作用,我將它運用到我的課堂中。
什么是體驗式學習呢?其實很簡單,也很好理解。它包括細致地觀察、探究問題、發現問題,強調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習者的主體性和主動性,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將它運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就是重視合作探究,即現在所倡導的小組合作學習。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根據學生的差異編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數目一致,彼此分工合作,針對老師每節課布置的任務,共同努力,從而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在我們學校大班教學的環境中,我有深刻的體會:一個近50名學生的班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解決大多數學生不能參與的難題。在我們班,采用6人一組,全班分成8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組長的任務就是監督組員的上課聽講情況和家庭作業完成情況,為組員講解習題,每個組都有專門的名字,都有記錄冊,記錄組員的一周表現,一周結束后,會評選出最優小組,優秀學習組長,最后由優秀學習組長評選優秀學習組員,這不僅能起到激勵的作用,而且能帶動整個小組,從而帶動整個班。
反映到我們的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不同的,針對不同的課型和教學任務我采用不同的模式。總之,為了讓學生能愉快的學習,我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參與學習,多多給予學生感受、體驗學習的機會,我覺得這正符合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我記得有一幅標語是這么寫的:給學生問題,讓他們找答案;給學生權利,讓他們做選擇;給學生時間,讓他們自主思維;給學生空間,讓他們自主發展。
參考文獻:
張茜.透視“小組合作學習”[D].華東師范大學,2007.
編輯 王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