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積極倡導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學生一切”,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為了節省時間,為了追趕教學進度,為了體現自己的“師道尊嚴”,用各種借口主宰著課堂,使課堂失去了活力,使學生喪失了興趣。殊不知,課堂就是舞臺,老師在這個舞臺上不是主角,因此,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應該把課堂時間與空間還給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堂上唱主角。
一、化學課堂應還給學生質疑權
我們的傳統課堂教學是“老師問學生答”,我們把事先設計好的問題一一講完,快下課的時候問學生:“都聽懂了嗎?”學生回答“聽懂了。”教師就自以為完成教學任務了。其實是“學貴有疑”,沒有質疑就沒有進步,老師滔滔不絕的一堂課,學生真的全聽懂了嗎?當然不是,是因為我們的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質疑習慣,怕提出問題老師批評、同學笑話,時間久了,就沒有“疑問”了。因此,在學習初中化學教材時,我總是積極鼓勵學生質疑,甚至允許他們“異想天開”,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認真研究,通過討論、合作、探究、體驗、實踐等方式開闊學生思維,讓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
二、化學課堂應還給學生主動權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發現者、一個研究者、一個探索者。”初中學生興趣廣泛,而且具有一定自主能力,因此,在學習初中化學教材時,我總是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學習什么內容,用什么樣的學習方式,化學實驗怎樣做等等,都讓他們自己做主、拿主意。這樣就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充分體現了他們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走進化學世界”時,我從學生實際出發,打破以往傳統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上網查找資料等方法尋找問題答案,這樣學生就有了自主權力,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
三、化學課堂應還給學生評價權
長期以來,老師操縱著學生的評價權,我們只是按照我們的標準評價學生,其實,這樣的評價結果缺少公平和公正,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學習初中化學教材時,我積極改革教師一人獨評的評價方式,而是把評價權利還給學生,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自評、互評等方式讓學生清楚地認識自己、提高自己、改進自己。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體現了他們的主體地位。
總之,還權于學生既是是理念,也是行動,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教師就應該放手,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