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610016
摘要:逆作法具有保護環境、節約社會資源、縮短建設周期等諸多優點,它克服了常規臨時支護存在的諸多不足之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針對房屋建筑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技術進行研究。
關鍵詞:房屋建筑;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技術
引言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城市空間資源的日益緊縮,如何有效地利用城市的各種空間資源,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深基坑施工所經常采用的放坡開挖和采用復雜臨時擋土支護體系的垂直壁開挖等方式顯然已經不再符合實際的施工條件,現實施工場地的提供與工程理論所需場地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人們需要一種全新的施工理念。逆作法很好的緩解了這種矛盾,為多層建筑地下結構的施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策。逆作法通過支護結構與坑邊土體相結合的方式,避免了大量臨時支撐的搭設和拆除,支護體系的成本和工期均大幅下降,所需的施工場地更小,獲得工程師的肯定。
1建筑基坑施工應用逆作法的產生背景和優勢
地下空間的開發應用成為了城市空間開發應用的趨勢,在地下空間的開發應用中,基坑施工逆作法是一種非常具有優勢的施工方法。建筑基坑施工中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支護結構設置困難、地下水位降低導致地面下降等。總體來看,建筑基坑施工面臨的問題是比較復雜的,產生原因也多種多樣,無法做到完全避免。逆作法正是在這樣的建筑條件和要求下產生的。逆作法施工的特點中可以對順作法起到互補作用,克服了很多建筑基坑施工中面臨的難題,其優點如下:(1)基坑中設置的水平支撐用結構本身代替,這樣可以大量減少臨時支護結構的使用,從而節約資源,節省成本,具有較強的經濟性;可以縮短施工的總工期;逆作法施工基坑變形小,對周邊環境影響小。國內外眾多的實踐已經證明,逆作法是建筑基坑施工中非常安全可靠而且效率較高的施工方式。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增長,城市規模不斷擴張,大規模地下空間建設將持續開展,逆作法憑借其獨特的施工思路和巨大的現實效益,必將在今后的建設中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2房屋建筑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技術
2.1地下連續墻技術要點
建筑基坑施工中對于地下連續墻的要求分為兩點:第一是足夠安全,防止水分干擾施工作業的進行;第二是要求在其形變允許范圍內,避免在建筑基坑施工中對周圍建筑以及設施造成不利影響。在實際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具體要求:首先,一是導墻修筑,在工程施工里,導墻一般是以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顯現的,并且能重復多次使用,導墻修筑需要考慮到表層土特點、地下水情況及荷載狀況等。通常情況下,導墻要遵循以下順序進行施工:場地平整—挖槽測量—棄土-支撐模板并拆模-導墻外側-回填土等,模板要在高層建筑工程結束后進行拆除,并進行上下兩道木的設置用來支撐,防止因擠壓等情況導墻產生變形。其次,深槽開挖,挖槽在地下連續墻施工的重要環節。一般情況下,地下連續墻施工周期中一半的時間都是用來進行挖槽作業,在施工中必須控制好施工工期。同時還要重視其精度問題,特別是土層穩定度,如出現土層不穩定情況,要將單元槽長度縮短,在挖槽施工結束后要及時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縮短工期,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倒塌危險度。當施工現場附近存在高大建筑,且具有復雜的施工條件時,還應盡可能地減少單元槽段長度及暴露在外面的時間,并保證槽壁具有一定穩定性,在施工地下連續墻接頭時,主要接頭有兩種:剛性接頭和柔性接頭,要依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應用哪一種接頭方式。
2.2土方開挖技術
建筑基坑施工中逆作法施工往往會導致立柱樁上移和樁身豎直方向的荷載增加,這個時候立柱樁就很容易發生下沉的情況,甚至發生變形。立柱樁之間和立柱樁與地連墻之間的沉降往往是不均勻的,嚴重時往往會導致地下結構樓板結構的斷裂,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和危害性。不均勻沉降問題是在建筑基坑施工應用逆作法的施工過程中需要時刻引起注意的問題,對于整個地下結構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質量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在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相鄰柱之間的沉降差比警報值大時,應將上部結構施工停止,并對開挖速度進行不斷加快,同時在部分施工段要根據相關情況放慢,或加固及注漿等。土方開挖施工中要重視空間效應,特別是對開挖長度、深度及寬度進行有效控制,要準確計算其影響系數及范圍,并重視時間效應。
2.3沉降差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逆作法技術,必須重視沉降差問題。在建筑施工中,將有一圈地下連續墻插入,在基坑開挖應力釋放及上部荷載共同作用下,會有抬升及沉降情況在地下連續墻出現,如沉降過大時,將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結構的安全性。通常沉降差必須在20毫米以下,如大于警報值,必須將高層建筑上部施工作業停止,在局部節點位置進行壓重的加強,也可以選用開挖速度放慢或局部加快等方式。通常情況下為解決基坑開挖出現的立柱樁抬升問題,可以選用將樁上部摩阻力降低的方式。如通過支撐增設或壓力預加等方式進行加固,將坑底隆起所產生沉降問題進行有效降低。將立柱樁承載力加大也可以將沉降差有效降低,如增大樁徑、樁底注漿及選擇高承載力樁端等。通過剪刀撐臨時增加及完成永久墻體結構來解決立柱間剛性所產生不均勻變形問題。
2.4節點施工技術
逆作法施工中二次節點的形成,使鋼筋通過時會給施工帶來不便,這時一般采取放大斷面的方法,這樣的方法在設計和施工中是非常不合理的。節點受力的變化范圍是比較大的,容易被破壞,一旦破壞將會引起梁板支撐內力的降低,造成開裂,影響到工程地下結構的使用性能。因此,逆作法主要遵循自上至下施工的順序,在設計時逆作法結構節點,必須符合結構設計規范,要對施工中受荷載條件要求進行最大限度地滿足,對逆作法中水平結構與順作法施工豎向結構進行有效處理,在實際施工中,必須按照設計規范及具體施工情況進行節點施工。
2.5加強設計與施工的協調
我國目前的工程建設體制,決定了施工組織的設計工作與設計院的設計工作是分離的,而建筑基坑施工中逆作法施工的地下結構和支護設計都是要求統一的,這樣就導致了設計與施工缺乏協調性,在實際施工中經常造成一些本來可以采用逆作法進行施工的工程由于設計和施工不協調而無法進行。這也是建筑基坑施工中逆作法施工需要改進的一個方面,同時逆作法的發展也離不開設計施工的一體化。在施工之前,如果由施工總承包單位來進行施工的相關設計,應該保證設計與施工的協調,在保證和尊重原設計的受力的條件下,允許施工單位在實際施工中應用逆作法對工藝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設計。
結束語
工程建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高層和超高層建筑深基礎順作法施工技術會被不斷地創新,逆作法這種相對新穎的施工技術在現實中也會不斷推廣應用。雖然逆作法施工中仍有差異沉降施工控制,導柱垂直度控制,土方開挖方法改進等問題需解決,但是其總體的發展趨勢仍需關注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大量全自動監測設備的支持,為信息化施工提供了必要的依據,大大降低了逆作法施工的風險和成本。隨著逆作法施工理論的不斷完善,今后將會有越來越多處于特殊地質條件或建設環境以及城市密集區的地下工程將選擇逆作法進行施工。
參考文獻:
[1]郭曉梅.建筑施工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前景[J].中國城市經濟,2011(12)
[2]王立明.試論建筑工程中逆作法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J].廣西城鎮建設,2010(9)
[3]白碧波,余林森.逆筑法施工技術在地下工程中的應用探析[J].山西建筑,2009(5)
[4]蔣利學.逆作法施工基坑對周圍建筑沉降影響的工程實例分析[J].建筑結構,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