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縣規劃局
摘要:近年來,隨著城鄉經濟一體化政策的不斷實施,我國相關部門按照城鄉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統籌兼顧,設立了城鄉規劃管理體系,同時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從城鄉規劃的編制到審批,以及實施和監督管理,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城鄉發展的經濟基礎不同,組成部門大相徑庭,人們思想層次也不相同,所以目前城鄉經濟在發展中還存在著很多矛盾。要想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還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關鍵詞:村鎮規劃;城鄉規劃管理;政策關系
城鄉經濟一體化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必然要求,目前村鎮規劃與城市發展的經濟基礎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農村的總體導向和統籌城鄉兼顧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這嚴重的阻礙了我國城鄉經濟的發展。不過,相關部門已經根據城鄉發展的實際問題制定了相關的管理措施,也制定了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以保證城鄉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全面提高我國人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
一、我國城鄉管理的現狀
目前,為了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正在大力推行城鄉經濟一體化[1]。所謂城鄉經濟一體化就是把統籌城市和農村的經濟產業,使其共同發展。城鄉經濟一體化有兩個基本特征:首先是經濟上整體協調,然后是空間上的整體協調。城鄉經濟的發展是由政府宏觀調控和指導的,統籌兼顧城鄉經濟,以城鄉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加快城鄉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度,同時合理規劃城鄉的建設活動,切實促進城鄉經濟的發展。不過,由于城市和農村的空間與經濟鏈條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距,所以城鄉經濟一體化的開展容易導致城市和農村的經濟出現利益矛盾,而且不能統一指導,造成城鄉經濟體系發展不完全,不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收益。城鄉經濟一體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需要國家、政府以及人民的支持,還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為了早日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必須加大城鄉規劃管理的力度,制定合理、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城鄉管理體系,并且提高人員的管理水平,使得城鄉經濟一體化的工作可以順利的開展。
二、我國村鎮規劃存在的問題
(一)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
城市經濟結構是由城市生產力結構和城市生產關系結構[2]組成的。而城市生產力結構又可以劃分為城市產業結構、城市勞動就業結構、城市產品結構、城市技術結構以及城市經濟組織結構。城市生產關系結構則可以細分為城市流通結構、城市所有制結構、城市投資結構、城市分配結構以及城市消費結構。而農村的經濟產業主要是由畜牧業、種植業、水產業以及果林業組成,近年來,我國農村產業又增加了加工行業、采礦行業和運輸業等行業,新型行業的產生,一定程度的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對城鄉經濟的融合具有一定積極的作用。
雖然農村經濟得到了發展,但是由于起步較晚、經濟基礎差等原因仍然與城市經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所以,雖然要統籌城鄉經濟,只能根據城市和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然后盡量縮小城鄉的差距,全面提高全國人民的經濟水平。此外,城鄉經濟整體協調和空間整體協調是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條件,但是如何才能做到統籌兼顧[3],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我國仍處于摸索階段,還未制定完善的措施,所以城鄉經濟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二)政府對土地資源的限制
村鎮規劃是城鄉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村鎮規劃可以直接加快城鄉經濟一體化的進度,所以,工作人員必須重視村鎮規劃工作。城市規劃是對一定時間內城市經濟與土地資源分配、社會發展、空間布局等方面做出合理的、有效的規劃、安排,并且對其進行實施管理。城市規劃由政府直接負責的一項工作,是一種社會性質的活動。城市規劃的對象與載體都是土地資源,政府人員按照實際用途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劃分,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和生產力。目前,我國土地資源主要可以分為三種:建設土地、農田以及未開發的土地。村鎮規劃應該遵循以下條件:
首先,農田未經允許不得擅自更改成為建設用地,要控制建設用地的面積,在有限的土地上建設出更多的建筑物,保護我國的農田,以確保食物的生產總量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4],同時,保護農田也保證了我國生態環境組成的多樣性,從而維護了我國的生態環境。其次,要按照上級規定,對土地資源作出合理的規劃。然后選用專業的人才進行村鎮規劃工作,按照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合理安排土地資源,從而提高農村的經濟效益。
(三)村鎮規劃的空間矛盾
村鎮規劃具有明確的目的,但是村鎮規劃有自己的發展目標,所以就和城鄉規劃產生了沖突,致使城鄉規劃管理中沒有了農村經濟發展的空間,在城鄉經濟發展中出現了矛盾。和城市相比,農村擁有廣袤的土地資源,但是絕大部分屬于農田或者果林,用于建設的土地非常有限,所以,經濟產值相對較低。城市恰好與農村相反,并沒有太多的土地資源,但是土地利用率非常高,所以經濟產值較高,而且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5]。隨著時間的推移,城鄉經濟差距越來越大。
現階段,我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廣城鄉經濟一體化,借此來降低甚至消除城鄉經濟的差距。但是,農村的土地資源受到了限制,沒有上級領導的允許,人們不能擅自開發土地資源,所以,雖然政府在推廣城鄉經濟一體化,但是,要想真正的實現這個發展目標,人們還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階段。此外,村鎮規劃還存在著資金不足、建設困難等方面的問題,為了早日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政府和人民都需要大力的支持城鄉規劃管理工作,促進城鄉經濟的發展[6],這樣才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65%,所以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就會使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顯著提高,因此,目前國家管理部門比較重視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已經開展了城鄉經濟一體化的工作。但是城鄉經濟存在著很多的差異,所以必須按照城市與農村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同時要區分城鄉經濟鏈條,制定有效的、合理的發展措施和發展目標,切實提高城鄉經濟的發展,實現城鄉經濟一體化。
參考文獻:
[1]高紅.村鎮規劃在城鄉規劃管理中的政策關系[J].城市規劃,2010,07:179-181.
[2]熊雄.對村鎮規劃在城鄉規劃管理中政策關系的探討[J].江西建材,2014,22:216-218.
[3]雷俊喬.針對城鎮規劃管理中政策關系的分析[J].四川建材,2010,01:247-248.
[4]呂維娟,殷毅.土地規劃管理與城鄉規劃實施的關系探討[J].城市規劃,2013,10:134-138.
[5]劉明.面向城鄉統籌的村鎮規劃管理體制重塑[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136-139.
[6]唐春媛,劉明.城鄉統籌:村鎮規劃管理體制重構的價值取向[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5: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