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師大附屬中學高三十班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以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多系統炎癥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后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鍵,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其病理特點為關節滑膜炎癥、細胞增生、肉芽腫形成、軟骨破壞,通??蓪е虏豢赡娴年P節破壞、畸形,甚至致殘。主要表現為全身性表現除關節病變外,還有發熱、疲乏無力、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被稱為“不死的癌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特征性癥狀為對稱性、周圍性、以及多個關節的慢性炎癥病變。本病呈全球性分布,發病年齡多在 25~55 歲之間,女性患者約為男性患者的 2~3 倍,在我國的患病率為0.32%~0.36%,是造成我國人群喪失勞動力和致殘的主要病因之一。在美國被視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五大疾?。ㄐ难懿?、關節炎病、阿爾茨海默病、癌癥及艾滋病)之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見體重減輕、低熱及疲乏感等全身癥狀。晨僵是關節炎癥的一種非特異表現,其持續時間與炎癥的嚴重程度成正比。早晨起床時關節活動不靈活的主觀感覺。第二種特征是手、足、腕、踝及顳頜關節等呈對稱性多關節炎(?!?個關節)。也可有肘、肩、頸椎、髖、膝關節等病變。關節畸形和手的畸形多種多樣,有梭形腫脹、偏斜、天鵝頸樣畸形等。足的畸形有仰趾、外翻、關節半脫位、及足外翻畸形等。膝關節腔出現積液。外在表現為發熱、結節、血管炎及淋巴結腫大,還會引發心臟炎癥、胸膜炎、腎炎、神經系統病變、貧血、鞏膜炎和結膜角膜炎等。臨床表現見圖1。
現代研究中,對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復雜多樣,主要采用藥物療法、手術治療、基因治療、生物制劑等方法,其中藥物治療占較大比重。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主要分為一線藥物(包括水楊酸類和其他的非甾體抗炎鎮痛藥物);二線藥物(包括改變病情藥物和細胞毒藥物)和三線藥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及生物制劑(包括免疫調節劑和輔助治療藥物)。其中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為首選藥物,包括水楊酸類及選擇性環氧酶抑制劑。主要作用是減輕患者的關節疼痛、腫脹及改善關節功能,但并不改變疾病的進展,也不能防止骨關節的損害過程,并且其較大的胃腸道不良反應使長期應用受到限制。
有許多外用藥膏和藥酒可以治療上述疾病。然而上述給藥方式將膏劑平面涂布在膠布之上而制成。由于使用時藥物層敷于皮膚和膠布上,藥膏溶化后,給藥面積加大,有時還會造成藥膏的流淌,不但污染衣物,而且達不到定點給藥的目的。即使在藥貼內部增加圓環,也易脫落。
因此,設想研制一種新型抗炎藥貼,該藥貼依次由粘附層、含藥貼膏層和防粘層構成,其特征是含藥貼膏層由隔離層和含藥膏體組成,該隔離層的一側與所述的粘附層粘接,該隔離層的另一側的中部設有凹槽,在該凹槽內填滿含藥膏體。設計圖見圖2。實物圖片見圖3。
參見圖2和圖3,新型抗炎藥貼依次由粘附層1、含藥貼膏層和防粘層4構成,含藥貼膏層由隔離層2和含藥膏體3組成,該隔離層2的一側與粘附層1粘接,該隔離層2的另一側的中部設有凹槽,在該凹槽內填滿含藥膏體3。背襯層1由醫用膠均勻涂敷于布上制成。隔離層2由粘性材料制成,如采用聚丙烯酸鈉和聚乙烯醇按一定比例混合,澆灌在定型模具中制備而成。防粘層4由硅膠紙或塑料膜制成。含藥膏體3為根據不同的治療目配制的藥物,添加固化劑、賦形劑、濕潤劑和蜂蜜混合成的藥物膏體。新型抗炎藥貼可根據使用要求設計面積大小,并制成圓形、方形、長方形和條帶形,含藥膏體3可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中西藥外用藥,非常適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的治療。
同時,還可增添保暖防護功能,使之成為保暖藥貼。包括背襯層、含藥層和防粘層,含藥層的一側復合在背襯層的內側,在該含藥層的另一側覆蓋防粘層,在所述的背襯層的外側包附有保暖層,在該保暖層的兩端設有粘接材料。本品優點是:保暖性能好于普通藥貼;透氣性比平面涂布藥貼好,可減少皮膚過敏反應;比平面涂布藥貼伸縮彈性好,有利于關節仲屈;比平面涂布打孔藥貼節省原料30%以上;保暖層兩端可以相互粘貼或粘附在皮膚上,使用方便。保暖藥貼結構示意圖見圖4-圖6。
從圖4可知保暖藥貼由保暖層1、背襯層2、含藥層和防粘層5四部分組成,含藥層由吸藥層3和均勻涂敷的防粘層一側的藥膏體4組成。含藥層的吸藥層3的一側復合在背襯層2的內側,在該吸藥層3涂有藥膏體4的一側覆蓋防粘層5。背襯層2的外側包附有保暖層1,在該保暖層1的兩端設有粘接材料6。該粘接材料為粘性涂層或尼龍搭扣,采用粘性涂層可以將保暖層1的兩端相互連接,也可與皮膚粘接;或采用尼龍搭扣(如圖5和圖6所示)只需要相互連接,不需要與皮膚粘接,使用非常方便。
本設想主要為了加強保暖性和透氣性,減少皮膚過敏反應,有利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關節仲屈,節省藥物,使用方便,從而達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有效防護作用,尤其對于北方寒冷地區冬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