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日前曝出,奧巴馬政府決定對所謂中國從美國數據庫“竊取”2000多萬美國人個人信息一事進行報復,奧巴馬已經要求下屬拿出一套報復方案,并研究了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的可能性。
美國官方目前還未對這一消息做出正式回應,我們尚不確定它是否屬實,或者只是美國媒體的捕風捉影。但俗話講無風不起浪,美國慣常炒作話題,然后讓這個話題為它所用,以推動它的某項具體謀劃。比如,美國長時間炒作“中國黑客”,最后的結果往往是,美國大幅度擴充其網絡部隊。
實際上,美國人的咋呼給我們提了醒。在網絡安全這一塊,我們必須加強戒備。網絡空間互聯互通,錯綜復雜,在網絡空間有效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是至關重要又十分困難的事。而美國人在網絡安全問題上對我們的施壓,應該“倒逼”出中國更加強大的網絡力量。回顧中國網絡空間戰略覺醒,既是時代呼喚、主動應變,也是應對挑戰的必然結果。斯諾登披露“棱鏡門”成為中國建設網絡強國的最強有力推手。面對“數字建國”歷史機遇,從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的中國,不會畏懼美國刮起的網絡暴風雨。
新的《國家安全法》明確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相信正在公開討論的《網絡安全法》將有助于最終形成建設網絡國防力量的長效機制。而所謂美國“報復”的一個結果,將是加速催生一支強大的中國網軍,進而發展成為維護世界網絡空間和平與發展的中流砥柱。
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需要馬上行動起來。以新的《國家安全法》和《網絡安全法》“維護國家主權、反對網絡入侵”條款為法理依據,加快成立網軍步伐,走出只能守“網絡營門”,無法守衛“網絡國門”的困局。在建立網絡力量方面,應實現軍民融合。可參照美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局(DARPA)成功做法,利用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加大對網絡安全企業的投資力度,以網絡安全產業領先支撐網絡國防發展。另外,應該建立網絡靶場。兵不練不精。可以借鑒美國建立“國家網絡靶場”的成功做法,建立網絡攻防的虛擬環境,為未來中國網軍的發展提供網絡訓練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