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簡介】
黃鴻云,河南省新野人,中國書協會員,河南省書畫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河南省人大書畫研究院理事。1992年在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專業教師鄭明甫指導下,黃鴻云開始主學歐楷書法。2003年其作品在《中華文人書畫優秀小品展》中榮獲“銀”獎,2007年入展河南省第十六屆群眾書法作品展。近年來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書畫展參展并獲獎,并被日本、新加坡、印尼、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友好人士收藏。
初見黃鴻云先生,就給人一種親切之感。先生沒有一點架子,儒雅謙遜,侃侃而談。黃先生出身農村,僅高中畢業,家族中也無一人懂得書法。對于自己如何走上書法道路的問題,先生講述了一個看似簡單卻感人至深的故事。
而立慈父書佳作 "拳拳孝女慰老心
“家庭教育影響下一代,什么樣的家庭出什么樣的人才。我僅高中畢業,文化程度太低了。我女兒已經兩歲了,不能再等了,我得學點東西,影響下一代。”黃鴻云先生在雜志上看見中國書法函授大學招生,于是果斷報了名,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書法道路。想在書法上有所造詣,多少出身書香門第的王公貴族從小苦練至死尚一無所獲,對于黃先生這樣一個已過而立之年的農民來說,談何容易!再難也要練下去,看著已會蹣跚走路的女兒,每次想要放棄的黃先生就又拿起了筆。對于黃先生的勤奮與刻苦,函授大學的鄭明甫老師曾說:“從我執教以來,從沒有見過像黃鴻云這樣進步神速的。”
在黃先生的耳濡目染下,女兒也養成了勤奮的習慣。黃先生一臉自豪地說:“女兒從小就學習成績好,為滿足女兒的好學之心,我把家從新野搬到了鄭州。女兒也特別爭氣,考上了鄭州一中,又考上了中國農業大學。”《詩經·蓼莪》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黃先生的愛女之心化作了一個個不眠的夜晚,化作了一桿桿寫壞的毛筆,化作了進步神速的書法。而女兒的拳拳孝心也化作一張張優秀的成績單。如今黃先生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書畫展參展并獲獎,被很多媒體競相報道,黃先生的女兒已在一家銀行擔任高管。
黃先生是一個性情中人,剛還在滿臉自豪談女兒,當被問及他的書法時,又一臉嚴肅。黃先生說,對書法我們要有敬畏之心。黃先生主學歐楷書法,兼習王羲之、文徵明、林則徐等古代名家諸體。用筆端莊舒展,筆法穩健,結構嚴謹,中和清雅,書法功底深厚。筆者有幸觀摩到黃先生的創作神采。隨著“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八個小楷躍然紙上,先生對書法的講解也完美落幕。聽黃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法書。
鐵畫銀鉤藏雅韻
粗微濃淡漫馨香
觀黃先生書法,當真是大氣磅礴,力透紙背。中國漢字,看似點橫撇捺,實則博大精深,它包容萬物,包含百家,像大海般浩瀚無邊無際,又似宇宙般廣闊飄渺無垠。黃先生說,歐楷挺拔,寫作時需用中鋒行筆,筆到意到,意到神到,墨隨心舞,心隨筆躍,如此方可寫下錚錚鐵骨、堅韌不拔之字。說罷,先生起筆寫下“上善若水”四個大字。拜賞先生這四個大字,只覺得“鐵畫銀鉤藏雅韻,粗微濃淡漫馨香。群龍墨海翻飛浪,羨煞雛鴨翼欲張”,其中氣勢,非親眼所見,絕難相信如此恢宏。
書法,是對一個人綜合知識的考量。深諳寫字之道的黃先生說,字若想寫的好,必要學習百家之長,哲學、詩詞、繪畫等都與書法藝術相輔相成。所以幾十年來,黃先生手不釋卷。忠墨道,厚書德,善翰仁,誠至藝。黃先生說,寫字需要靜心,在心無掛礙的一片澄明境界中,執筆運書,不急不躁,不慍不火,緩急由心。有恬靜的心靈才能把握住心靈的全部,有平靜的心態才能遇見真實的自己。
虛懷若谷書傳奇
心無掛礙畫善良
二十多年來筆耕不輟的黃先生除了寫得一手好字外,熟讀國學經典的他更有一顆玲瓏剔透心。與先生交談過程中,感受最深的還是先生的為人。黃先生說:“為人須善良,對父母要謙卑孝順,對朋友要信字為先,對家人則要常懷感恩之心。我初學習字時,被人誤解,是妻子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寫字如寫人,無垂不豎,無往不收,起筆端正切記于心,中鋒控筆多回鋒。收筆先提后壓,一定要收的穩,越是最后越是精細,提是找到結束的方向,壓是完善結果。一筆至終,絲毫不得大意,分厘不可懈慢,善始善終。
先生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書界已獲盛名的黃先生對前來求字的人有求必應,對慕名前來學習書法技巧的人也是悉心教導。當下社會浮華迷亂,先生卻始終能保持一顆玲瓏之心,以細絹之態滋養著來來往往求字學字的人。滄海已是桑田,花開花又落,黃先生的書畫人生,卻始終如那一朵盛開的陌上蓮,清幽淡雅,不爭不忿,含蓄謙容,靜謐美好。如此用虛懷若谷之筆書寫的父愛傳奇,心無掛礙之色畫成的丹心善良,誰說不是人間最華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