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思維是當今的一個熱門話題,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企業、互聯網制造業……互聯網已經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互聯網思維促進了網絡經濟的發展,隨著網絡經濟的興起,傳統制造企業的商業模式也在發生著改變,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形成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
對于作為中國經濟主干的制造業來說,如何在互聯網思維中實現轉型升級并保持競爭優勢,這是從事制造業各個方面、各界人士需特別關注的話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在第十一屆中國制造業管理國際論壇上表示,在互聯網思維下,生產模式、商業模式,乃至創新方式都在發生變化,制造業企業不變就要落后挨打。
信息時代制造業面臨大變革
從數據上看,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其中制造業同比增長9.4%。從效益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47萬億元,增長3.3%,其中制造業實現利潤增長6.5%。然而,2014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0.1%,比11月回落0.2個百分點,微高于臨界點,表明我國制造業保持著穩定運行的基本態勢,但增長動力仍顯不足。雖然總體上看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仍在穩步推進,但不可否認的是,制造業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仍然面臨較大的困難和壓力,非制造業中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斷增強。
楊學山表示,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大方向和大趨勢就是要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構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定要充分利用中國的比較優勢、制度優勢,走符合中國國情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他認為,這個過程面臨著一系列需要面對的困難和機遇。第一,以勞動力成本上升為主的制造業成本上升是不可逆轉的,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然要求。第二,制造業的發展面臨資源環境的剛性約束,資本和市場的力量很難解決。第三,制造業發展正面臨著在新技術體系推動下新的發展機遇,這個階段可以和蒸汽機、電動機為代表的工業革命的發展相媲美。
在楊學山看來,互聯網思維下的中國制造的核心還是中國制造,還是要生產出滿足需求的各種產品,要有成本優勢、質量優勢、品牌優勢,說到底是要有國際競爭優勢。他表示,企業要從本質上理解它,而不僅僅是考慮:互聯網來了,企業應該怎么辦;更不要把互聯網和傳統制造業對立起來,那不是互聯網思維下的中國制造,不是兩化融合。
互聯網思維對于制造業而言,又意味著什么?互聯網顯見的特征是無界限、全民化、信息化、傳播速度快。互聯網思維呢?不乏各種解釋。“專注、極致、口碑、快”,是一種解釋。互聯網十二大核心思維:標簽思維、簡約思維、NO.1思維、產品思維、痛點思維、尖叫點思維、屌絲思維、粉絲思維、爆點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整合思維”,可以說是對互聯網思維較為系統的一種理解。
我們當今的時代是互聯網時代,制造業正處于數字化時代。互聯網越來越普及、大數據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數字化成為制造業的一個方向。某種意義上,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思維包含在信息時代及其特征內。信息時代的制造業正面臨巨大變革,這種變革源自于信息通訊技術在制造業的滲透和融合。著眼于、致力于信息通訊技術融入、變革制造業,即是信息時代制造業的一種思維。制造業的互聯網思維,就是充分利用和發揮互聯網的泛在特性,創新業務模式、創造驚人效率、整合制造資源,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用互聯網思維促進制造業升級
當互聯網思維的浪潮拍打過來的時候,不少制造企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但有不少企業主動思考、積極實踐,取得了令人仰羨的成功。小米手機把產品做到極致、服務做到極致、互聯網作用發揮到極致,從而打破了傳統的制造模式、打破了人們心目中的中國產品形象、打破了原有的競爭格局;海爾集團在互聯網時代推出美好家居生活解決方案,采用有線與無線網絡相結合的方式,把所有設備通過信息傳感設備與網絡連接,從而實現了“家庭小網”“社區中網”“世界大網”的物物互聯。
楊學山建議,每個企業在互聯網思維的環境中要調整戰略,抓住重點,找準切入點。一個個制造業企業在實際中提升核心競爭力,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中國制造從大國走向強國才有基礎,互聯網思維下的中國制造是由一個個企業實現的。
“由于信息技術、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的結合,我們原來所習以為常的各種方式正在變化,而且必須變化,不變化就要落后,就要挨打。企業是提供產品的,產品如何增加智能元素,智能元素的產品如何提高它的附加價值,提高市場競爭力……”他說,制造工藝中,信息技術正在改變著制造的流程。
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制造業的競爭環境、發展模式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制造業正處于從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國內外的相關事實證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改善制造企業的經營、管理、產品開發和生產等各個相關環節,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企業的創新能力等,從而實現產品設計制造以及企業管理的信息化、生產過程的智能控制化、咨詢服務的網絡化,從而全面提升制造企業的競爭力。
楊學山指出,在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在變革,而商業模式的變革使企業原來的競爭力發生重大的變化。在新的環境下,創新模式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基于互聯網的創新成為創新力量的主要來源。企業要思考如何通過互聯網將自身創新的1變成10,變成100。
制造業的互聯網思維,就是要用信息時代(互聯網時代)的新思維來思考、處理、實踐制造業發展的種種問題,使制造業不斷煥發青春。對于制造企業來說,要思考在互聯網這個載體下,能夠做什么,需要把握什么,如何追隨互聯網的步伐,如何利用互聯網整合企業自身和企業以外的制造資源,而不是以慣常思維逐一集中制造資源于自身。互聯網思維下,制造業需要做的和能夠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楊學山最后說,在這樣的環境下,每一個企業都要樹立發展目標,并結合在行業、產業鏈和地區的位置找到切入點,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形成中國制造的核心競爭力。